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棉花的生产、商品化和内外贸易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渗透封建中国的一个缩影,中国近代特殊时代背景下内外联动的棉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得以形成,棉花以及棉货都已深度参与国际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的交易,通商口岸正是棉市内外联动的门户。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适宜产棉的区域广阔,主要在北段的黄河流域和中段的长江流域地区。棉花产量在二十年代有下降的趋势,三十年代有所上升,在世界长期位于第三位。虽然国内棉产改良工作有很多进展,但是中国棉花一直存在纤维较短的缺点,且经常存在棉花掺假的现象,从国外进口长纤维以及质量更好的棉花也成为必须。中国棉花贸易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呈现进口大于出口的入超状态,从外洋进口的棉花主要来自印度和美国,二十年代进口绝大部分来自印度,三十年代美国取代了印度的位置。出口至外洋的棉花则绝大部分流向日本。大量的进出口的同时存在决定了中国棉花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中国棉花实际价格在20世纪二十年的前半叶呈现上升的趋势,之后至抗日战争之前呈现下降的趋势。就棉花价格的决定机制而言,经协整模型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土货棉花出口价格与洋货棉花进口价格之间存在统计意义上显著的相关关系、长期的均衡关系和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国内棉花价格主要受制于国际棉价,且发现变动幅度小于国际棉价的变动幅度。棉花的贸易量在1920年-1932年之间主要受到国内土货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尤其是印度棉花价格的竞争优势的影响,除了棉花短期供需冲击的影响,在国际棉花价格上升期,国内棉花价格上升幅度低于国际棉花上升幅度,往往体现出进口量下降而出口量上升的特点;而国际棉花价格下降期,国内棉花价格下降幅度低于国际棉花下降幅度,则体现出进口量下降出口量上升的特点。而1932年之后,国内棉花的改良出现了成效,逐步实现棉花的进口替代,棉花进口大幅下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棉花贸易特点和棉花价格决定机制也有利于从大宗农产品作为工业原材料的角度认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两次棉纺织业危机的不同、原因和产业政策的效果,为当今制定农业政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提供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