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日渐增多。目前,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3位常见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在最近10余年来,生存率方面没有大的变化,5年总体生存率保持在60%-70%。通过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预后因素,探讨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建立及评估结直肠癌预后的个体危险度评估模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期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期间,行根治性手术且临床病理证实为Ⅰ至Ⅲ期的结直肠癌患者。随访起始时间为患者手术时间,截止时间为2006年12月31日,随访终点定为发现复发转移证据或因病死亡的日期,由此确立1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通过回顾性研究对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分析血清癌胚抗原在结直肠癌术前及复发时的表达情况,了解其敏感性,分析其与主要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对其预后判断临界值进行初步的探讨。无病生存率方面,单因素分析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显著性水平;多因素分析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得出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所用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均在SPSS15.0统计包上进行,以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指标。结果:一般资料:经筛选共464例患者入选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57.4月(0.5月-106月),失访50例,失访率为10%。其中男性患者占64.7%,女性患者占35.3%。平均年龄为58.19±13.82岁。年龄最大的为90岁,最小20岁。其中年龄≤40岁占12.9%,40-60岁占37.3%≥60岁占49.8%。1、3、5年的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70%、67%。Ⅰ、ⅡA、ⅡB、ⅢA、ⅢB、ⅢC的1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9.00%、85.62%、94.63%、68.18%、57.91%、62.23%,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52%、79.35%、86.51%、63.48%、52.15%、33.39%,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77%、77.48%、77.25%、63.48%、46.15%、33.39%。单因素分析:与结直肠癌预后有关的因素包括: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淋巴结检出数、术前血清CEA水平、脉管癌栓、术后辅助化疗。多因素分析:与结直肠癌预后有关的独立因素包括: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术前血清CEA水平、术后辅助化疗。复发时间:复发时间与复发类型有明显关系。术后近期复发者以远处转移为主,晚期复发以局部复发为主,术前原发肿瘤浸润限于肌层者近期复发率低。术前S-CEA水平:术前S-CEA水平与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及肿瘤大小存在相关性。术前S-CEA升高是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其与预后可能存在剂量效应,即浓度越高,预后越差。ⅢB期的患者,术前CEA浓度为4.1ng/ml,可能为判断预后的最佳临界值。癌结节:从预后角度而言,把癌结节归入转移淋巴结似乎更合理。结论:1、经COX多因素分析,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术前血清CEA水平、术后辅助化疗是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其中淋巴结转移数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而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是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2、初步建立结直肠癌生存预测模型方程[h(t,xi)]=h0exp(0.485x1+0.509x2+0.37X3-0.57X4)3、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子,其对预后影响可能存在剂量效应,即浓度越高,复发可能性越大。4、从预后角度而言,把癌结节归入转移淋巴结范畴似乎更合理。5、高龄组CRC患者与青年组患者相比,临床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均好于后者,但二者无病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