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现阶段,文化产业的产业规模和产值都持续迅猛的增长过程中中,动漫这一文化产业分支异军突起,迅速“抽条”。然而如果我们注意到国产动漫的具体发展进程,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我国动漫产业的起步发展时间仅仅集中在近几十年。虽然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的传播技术支持下,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果,但我国动漫产业仍存在不少问题。动漫产业中以“故事”为核心的动漫IP(知识产权)占据最主要的地位,动漫IP的孵化、产出、宣传、变现和再创作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产业特点。其中动漫IP也因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个人动漫形象、漫画、动画连续剧、动画电影、漫展、主题公园等。再从发展阶段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的传统媒时代,到2000年至2010年的互联网时代,再到2011年开始的IP时代。进入新媒体环境之后,国产动漫IP的发展现状仍不太明晰,定位偏于低幼;内容偏重于玄幻仙侠;形式多变但发展路径模糊;生产质量参差不齐。从这些现状中笔者立足于内部生产、外部环境、线上平台和线下营销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国产动漫IP在产业链中的发展瓶颈及其成因。在探究了发展路径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之后,对如何优化国产动漫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相应的梳理:在孵化阶段将技术、人才与内容并行;在产出阶段注重标准化的生产制度、政策以及多样化的生产定位与结果;在宣传阶段将线上线下平台互联并于受众互动;在变现阶段使内容付费与其他方式并存发展;在再创作阶段有序引导粉丝创作与商业性改编。最后将文章进行总结性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