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变化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气候、水污染、核污染等问题已经逐渐威胁到国际安全以及人的安全。环境变化带来的安全问题使国际社会陷入了安全困境,表现在环境博弈的囚徒困境、吉登斯困境、环境变化的“蝴蝶效应”等。困境的出现催生出国际社会对安全概念的反思,可持续安全应运而生。可持续安全观念是指为了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安全所需的共有知识,这些共有知识是施动者关于可持续安全认为属真的信念,这些信念可以建构行为体在国内和国际范畴内的身份、利益以及指导实践活动,在互动结构和体系结构两个层次上推动全球可持续安全的最终目标。在宏观上体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知,在微观层次上体现为和平正义、平等交流、重视发展、尊重自然等要素。本文运用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对可持续安全观念概念进行梳理,对可持续安全观念分配的施动者和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可持续安全观念分配中,个人、国际组织、国家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从对资源的垄断程度上看,国家作为可持续安全观念分配的主要施动者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国家通过单位层次、微观结构、宏观结构上的互动可以实现对可持续安全文化的全面建构。可持续安全观念建构并不是毫无阻力的,狭隘民族主义、激进民粹主义成为现阶段可持续安全观念建构的两大重要制约因素。可持续安全观念建构的现实意义在于可以化解环境变化造成的安全困境、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发展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