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由于其与蒙古军事政治上的对立关系,在北方沿边地区设立“九边”以防御蒙古。在大同地区设立山西行都司统御诸卫所,负责本地区的防卫。本文在阐述历史上大同军事战略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山西行都司的地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其三面环山的地理形势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区域内河流纵横,或灌溉田地,或护卫城堡;其北部平缓,又是阴山山脉到大同盆地的过渡地带,北高南低,山间的河谷和山谷则成为通往京师和山西的交通孔道,极有利于发挥蒙古骑兵的优势,成为蒙古入掠大同的要冲和九边最重要的防守地区。明初,为加强大同地区的防御,根据大同的地理特点,设置了大量卫所,在大同西北的东胜地区设置东胜卫、云川卫、镇虏卫、玉林卫、宣德卫及一些羁縻卫所作为扼守大同西北的门户,成为大同的第一道防线;在大同北部的群山间,蒙古地区通往大同的道路入口处,设置了以大同城为中心,沿两翼分布的诸多卫所,如大同前卫、大同后卫、大同左卫、大同右卫、阳和卫、天城卫,作为大同地区防御蒙古的第二道防线;在大同地区通往太原和京师的入口处,分别设置了朔州卫和蔚州卫,作为大同地区的第三道防线,这就是明初山西行都司卫所的分布格局。永乐年间,东胜、云川、玉林等卫撤守,山西行都司西北门户丢失,正统以后,随着明代漠南蒙古诸部的崛起,开始驻牧于大同与宣府以北地区,并入居河套。蒙古诸部入居漠南,使山西行都司的边界收缩到长城一线,失去了北部的阴山屏障和西部的黄河天险,打破了原有的防卫格局。在山西行都司北部的山谷间分布着诸多关口,大同北部主要是以御河河道为主的诸关口,大同西部主要是以兔毛河河谷为主的诸关口及平虏卫边境的诸关口,大同东部主要是鹁鸽峪、瓦窑口、铁裹门、阳和口等关口,蒙古诸部通过这些关口入掠大同不同地区,并进而入掠山西岚岢、太原等地或宣府、京师。嘉靖年间,以俺答为首的蒙古诸部入侵更加频繁,为加强防卫,在大同北路先后修筑弘赐堡五堡、拒羌四堡和得胜堡等,在大同西路修筑云冈、云西、红土、牛心、迎恩、阻胡、破胡、乃河等堡,在大同东路修筑瓦窑口、镇宁、新平等堡,如此山西行都司的防卫布局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