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以结肠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临床上以不能用解剖结构或病理生化异常来解释的腹部不适和(或)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临床上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IBS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针对某一病理生理环节的治疗成为治疗的方向。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部分IBS患者发生在急性肠道感染之后,也有少数研究报道小肠细菌滋生与IBS的症状发作有一定联系,这部分患者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好转。肠道微生态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根据微生态学理论采用益生菌(probiotics)恢复正常肠道菌群来预防和(或)治疗这类IBS的发病具有可行性。 众所周知肠易激综合征已被有关医学专家列为7种经典的心身疾病之一,疾病的长期性和对症状意义的不恰当认知导致大多数患者对症状有抑郁和焦虑倾向,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IBS患者症状的出现或加重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精神心理因素已是IBS发病和加重的重要原因。 肠道菌群紊乱、精神因素对IBS的影响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使得本项试验从治疗的角度,采用前瞻性的试验方法,分改造肠道微生态和调整精神两个方面,对IBS的病因和发病作反证研究。 一 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微生态关系探讨。材料与方法:86例肠易激综合 浙江木学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一一摘要____征患者【男性32例,女性53例,年龄(45.31士n.72)a],均接受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42Omg,po,tid治疗4周,利用症状等级评分表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及停药2周后对总体症状和单项症状进行评估;对其中的20例患者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类杆菌、产气英膜梭菌、肠球菌和肠杆菌6种进行培养和计数,测定治疗前后肠道菌落数,并与设立的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结果:共有74例IBS患者完成本试验。1)临床症状:在治疗后2周总体症状改善的缓解率为57%;治疗后4周的缓解率为74%;停药2周仍维持缓解率73%。单项症状中以腹痛时间、腹痛频率、大便形状异常和大便通过异常改善较为显著。应用bristol大便性状图谱也可以看到,经三联活菌治疗后大便性状基本上为成形便,以4型为主。2)肠道菌群:无论是IBS患者组还是健康对照组均未找到己知的特异致病菌。IBS患者组治疗前乳酸杆菌、双岐杆菌的菌落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显著升高(P<0.05);肠杆菌科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工BS患者肠道中乳酸杆菌和双岐杆菌的菌落数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 .05),类杆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显著下降(p<0.05);产气英膜梭菌和肠杆菌的菌落数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能有效缓解IBS患者总体症状,评分呈逐周下降趋势;显著改善大便性状和排便过程;纠正IBS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异常;疗效稳定;表明菌群紊乱与IBS的发病相关,支持IBS发病中的微生态理论。 二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因素关系探讨一小剂量抗抑郁治疗观察。材料与方法:103例IBS患者按自愿分为Bl组和B2组,其中B1组71例〔男性32例,女性39#IJ,年龄(46士13)a」,给予多塞平25mg,尸0, qn;BZ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WIJ,年龄(48士11)a],给予胰酶150mg,pq tid;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利用症状等级评分表对治疗前后ms患者的腹痛时间、腹痛频率、排便形状异常、排便通过异常、粘液便和排便时腹胀情况6个方面进行评估,利用SF一36健康调查量表对治疗前后ms患者的一般情况,从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第2页 浙江大学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一一摘要精神健康(MH)8个纬度进行评估,观察疗效。结果:B1组和B2组在性别、年龄、分型、症状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1)临床症状:B1组和B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86%(61/71)和44%(14/32),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B1组各亚型间症状改善的缓解率分别为83%,83%,100%和8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生活质量:Bl组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总体健康(GH)、活力(VT)和精神健康(MH)纬度积分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多塞平不但能改善IBS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其肠道症状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表明精神因素与IBS发病相关,支持IBS是心身疾病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