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二磷酸钠镁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脑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目前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清除血肿及内科治疗。长期以来,血肿清除被视为脑出血治疗的最重要途径。然而,众多研究表明,除超早期清除血肿可能降低死亡率外,与内科治疗相比,手术并无肯定的优越性。近来的研究认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着继发性损害,脑出血后这一病理改变持续时间过长而得不到缓解,致使神经功能难以恢复而严重致残。因此寻找能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继发性损害的药物,从而改善脑出血的预后,成为脑出血内科治疗的又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表明,1,6-二磷酸果糖(FDP)和Mg2+对缺血脑神经元均有保护作用。果糖二磷酸钠镁(FDPM)是FDP和Mg2+螯合的新盐,对心肌缺血和脑缺血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而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同时存在缺血性和过度灌注现象。但FDPM对脑出血是否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是否优于相似剂量的FDP或Mg2+,目前尚无报道。方法:采用定量胶原酶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果糖二磷酸钠镁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病学评分、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及其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观察脑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规律及FDPM对其影响;用TUNEL法观察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规律及FDPM对其影响。<WP=5>结果和结论:(1)果糖二磷酸钠镁(400mg/kg)可降低脑出血大鼠神经病学评分,降低脑组织含水量,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组织病理改变,其作用强于相似剂量的1,6-二磷酸果糖或硫酸镁。FDPM的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FDPM剂量为133mg/kg时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2)脑出血后NOS阳性神经元增加,2h时即明显增多,6h有轻度下降,12h再度增多,高峰时间在出血后24-72h,7d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脑出血后使用FDPM可显著减少NOS阳性神经元,抑制NOS活性,减少NO生成,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3)脑出血可触发神经细胞凋亡,造模后6h即出现凋亡细胞,高峰时间在出血后24-72h,7d仍有凋亡细胞存在。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海马、大脑皮层。脑出血后早期使用FDPM可显著减少脑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FDPM脑保护作用机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FDPM对脑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优于相似剂量的FDP或MgSO4,其保护脑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有:(1)改善脑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2)减少脑出血后NOS阳性神经元,抑制NOS活性,减少NO生成;(3)减少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