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 海洋细菌抗血栓菌株的筛选及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2. 海洋细菌胞外多糖的提取及多糖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 1. 通过体外溶栓实验验筛选出明显抗血栓菌株,然后研究筛选出的菌株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血栓的形成、小鼠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和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2. 海洋细菌菌株Xmb27和Xmb63进行规模发酵,发酵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透析袋透析、酶解醇沉等步骤获取胞外粗多糖。在体内,通过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血栓形成、小鼠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 和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及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尾静脉血栓形成试验检测多糖抗血栓的效果。在体外,通过凝血酶诱导的血栓形成实验检测多糖对血栓形成的影响;火棉胶表面聚集实验,观察多糖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结果】 1. 体外溶栓实验成功筛选出两株明显抗血栓菌株:Mb19(腐生葡萄球菌)与Lmb14(乙酰微小杆菌)。 2. Mb19与Lmb14高剂量组上清液(1ml)能较好抑制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血栓的形成,抑制率分别是62.5%和50%,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Mb19与Lmb14高剂量组上清液(1ml)均能有效延长小鼠的出血与凝血时间,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全血血小板聚集仪结果表明:Mb19低剂量组(50μl)和高剂量组上清液(100μl)抑制率分别是100%和54%,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mb14低剂量组(50μl)和高剂量组上清液(100μl)抑制率分别是29%和62%, 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获得 Xmb27(axarquiensis 芽孢杆菌)和 Xmb63(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的胞外多糖。 6.Xmb27 的胞外多糖中剂量组(40mg/kg)和高剂量组(80mg/kg)均能较好抑制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血栓的形成,抑制率分别是60%与70%。Xmb63的胞外多糖除了低剂量外,其他剂量组(40,80mg/kg)也能较好抑制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血栓的形成,抑制率分别是50%与60%。 7. Xmb27与Xmb63的胞外多糖中、高剂量组(40,80mg/kg)均能明显延长小鼠的BT和CT,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 Xmb27与Xmb63的胞外多糖各剂量组(20,40,80mg/kg)均能较好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尾静脉血栓的形成。 9. 凝血酶诱导的体外血栓形成实验表明:Xmb27与Xmb63的胞外多糖各剂量组(20,40,80mg/ml)均能抑制体外血栓的形成,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 火棉胶表面聚集实验表明:Xmb27胞外多糖中、高剂量组(40,80mg/ml)均能减少血小板在火棉胶上的聚集,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mb63胞外多糖各剂量组(20,40,80mg/ml)均能抑制血小板在火棉胶上的聚集率且浓度越高,血小板在火棉胶上聚集的团块就越少,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 Mb19(腐生葡萄球菌)与Lmb14(乙酰微小杆菌)有抗血栓的作用。 2. Xmb27(axarquiensis 芽孢杆菌)和Xmb63(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的胞外多糖有抗血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