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生理信息监测系统设计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_gz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多发性睡眠疾病,这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对人体的心脑血管、肾脏等组织或器官带来损伤,同时也会增大夜间猝死的风险。现在医学上常用的睡眠监测系统存在操作复杂等不足,使其不宜在普通家庭中使用,因此设计出一种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家用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不仅便于使用者长时间监测自己的睡眠情况,同时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本论文主要对家用睡眠监测技术的历史及发展趋势做简要的概述,同时提出了基于液体振动理论的一种具有生理信息检测功能的智能装置。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液体振动法的理论研究。人体在进行呼吸、心率、打鼾的生理过程会给液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振动信号,对此振动信号进行提取和分析,便可获得相关的生理信号。(2)传感装置的设计。本系统的传感装置主要由液体、PC管、两块亚克力板和一个压力传感器构成。将装满液体的PC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传感器相连后放在两块亚克力板之间,传感器将液体传递来的振动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完成生理信号的获取。(3)硬件电路的设计。根据呼吸、心率和打鼾三路信号的不同频率,设计了模拟滤波放大电路;同时设计了以PIC18F452单片机为核心的外围电路。(4)软件程序的设计。编写了对呼吸、心率和打鼾三路信号进行数据处理的程序、报警模块的程序和显示模块的程序。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工作稳定,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睡眠的情况下,完成对人体呼吸、心率和打鼾生理信号的检测;报警装置可以将睡眠障碍患者及患者家人叫醒,降低睡眠过程中发生的死亡率。本系统解决了传统睡眠监测系统复杂性的问题,同时对家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正>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于2009年5-8月在上海展开了《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上海受众》问卷调查。[1]这个调查
国内有关信息行为模型的研究目前正呈上升趋势,但集中关注于少数几个模型,事实上,还有Bates的采莓模型、Saracevic的交互分层模型、Foster的非线性模型以及Markey与Atherton
项目知识管理是由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之间存在的强交叉性而引发的新概念,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对项目知识管理的提出、项目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的地位及作用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核心企业领导力的概念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梳理技术创新网络、领导力、核心企业及核心企业领导
通过对国内外作物抗旱性研究结果的收集、整理及分析,对作物适应干旱的机理、作物抗旱性鉴定方法以及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本文介绍了国内信用证的使用特点,分析了国内信用证在贸易结算中推广应用的难点,并就相关应对策略进行了讨论探究,希望能为国内信用证的推广应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