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临床观察以腹型肥胖症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取针刺腹部穴位加高频电针和针刺腹部穴位加低频电针两种疗法的比较,设计体重、BMI指数、腰围、腹围四个观察指标,观察比较针刺腹部穴位加高频电针疗法和针刺腹部穴位加低频电针疗法的临床疗效,评价不同频率电针治疗腹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临床观察将60例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高频电针组采取电针频率为100HZ连续波治疗,低频电针组采取频率为15HZ连续波治疗。两组取穴均采取腹部腧穴为主:中脘、水分、气海、关元、双侧天枢、外陵、滑肉门、大横、腹结、章门、带脉。两组都采用华冠牌一次性针灸针,腹部穴位用规格为0.35×25mm针灸针;下肢穴位用规格为0.35×50mm的针灸针。两组针刺方法相同,穴位常规消毒后,先按照从上到下顺序刺入中脘、水分、气海、关元穴位;然后再刺入双侧天枢、外陵、滑肉门、大横、腹结、章门、带脉穴位,上下顺序为先刺腹部上部穴位,后刺腹部下部穴位,内外顺序以先刺腹部内侧穴位,后刺腹部外侧穴位,刺入深度0.5寸左右(到皮下脂肪层),最后刺入双侧足三里、丰隆穴位,下肢穴位以得气为度。针刺结束后,选用华佗牌SDZ-V型电针仪,接天枢、滑肉门为一组,大横、腹结为一组,章门、带脉为一组双侧共6组电针,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持续30分钟;其余穴位作留针治疗,也持续30分钟。两组均1次/日,30分钟/次,连续治疗5日,休息两天,共治疗30次。并记录每位患者每治疗5次后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腹围的变化。所有数据做出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30次后总有效率比较:经过1个疗程30次的治疗,高频电针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低频电针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统计结果显示,p>0.05,没有差异。(2)两组在治疗30次后体重差比较: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在经过30次治疗后,两组体重均较治疗前下降,同组治疗后和治疗前对比均具有差异,P<0.05。治疗30次后组间体重差比较,统计结果显示,t=1.69,p=0.097>0.05,没有差异。(3)两组在治疗30次后BMI指数比较: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在经过30次治疗后,两组BMI均较治疗前下降,同组治疗后和治疗前对比均具有差异,P<0.05。治疗30次后两组组间BMI均数比较,t=0.626,p=0.534>0.05,无差异。(4)两组治疗30次后腰围差比较: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在经过30次治疗后,两组腰围均较治疗前减少,同组治疗后和治疗前对比均具有差异,P<0.05。经过30次治疗后组间腰围差比较,t=2.99,P=0.004,P<0.01。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腰围差有明显差异。(5)两组在治疗30次后腹围差比较: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在经过30次治疗后,两组腹围均较治疗前减少,同组治疗后和治疗前对比均具有差异,P<0.05。经过30次治疗后组间腹围差比较,t=3.10,p=0.003,P<0.01。统计结果显示两组腹围差有明显差异。结论(1)针刺腹部穴位加高频电针和针刺腹部穴位加低频电针治疗腹型肥胖症,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减轻患者体重、降低患者BMI值、腹围值及腰围值。但两组在减轻腹型肥胖症的体重及体重指数上无明显差别。(2)高频电针组对缩减腰围较低频电针组具有优势。(3)高频电针组对缩减腹围较低频电针组具有优势。(4)高频电针组治疗的大部分患者在前10次内腰围、腹围缩小的效果较明显,在10到20次为一平台期,过了20次治疗后又开始继续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