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女性职业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人力资本等理论认为,教育是增加女性人力资本的方式,可以帮助女性获得更好的职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女性教育事业的发展走上正轨,改革开放后更是迎来了女性高等教育的黄金发展期,政府对教育的高投入,使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有了极大提高。同时,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如此变化之下,中国作为世界上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女性的职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女性受教育程度之间有着何种相关性是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的内容。首先,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中国的职业结构、职业地位、职业流动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说明,梳理了本次研究中白领和蓝领的界定范围。随后概括了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国女性受教育水平的阶段性发展状况,通过收集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得出不同时期在校女大学生的比例变化。并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和在校女大学生比例与部分发达国家作对比,体现高等教育尤其是女性高等教育的不断变化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其次,本文通过收集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将不同时期我国的职业结构和职业性别结构数据计算出来汇编成表格,同样以时间维度对比不同时期女性职业结构的变化和分职业女性职业结构的变化,这样不仅可以直观观察到各职业类型女性从业人员占所有女性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也可以观察到各职业类型女性从业人员占所有从业人员的比例,通过白领、蓝领职业性别结构的变迁从而分析女性职业地位的变迁。最后,本文通过对白领女性不同年龄组受教育程度的分析并与男性比较,发现白领职业男女比例的变化存在差异,女性在职业流动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更多。同时,通过我国就业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变化趋势和白领女性中大学生比例的不断提高可以看出,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女性的职业结构不断优化,职业地位不断提高。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使我国在校女大学生比例与职业性别结构错位,无论是通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与职业结构计算还是通过高校毕业生与职业再生产计算,都可以得出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是教育结构与职业结构的不对称,因而优化女性职业结构,提高女性职业地位还需要将教育结构和职业结构联系起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