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补贴作为政府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干预方式,在调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政府补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发现政府补贴并不是对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有正面促进的作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光伏产业在政府的补贴下,却走向了产能过剩、效益下滑、产业发展停滞的局面。同样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政府补贴,但却出现了以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这类现象引发了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的质疑,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底是否需要补贴?政府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绩效到底有着怎样的实际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制定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核心所在。基于此,本本文主要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政府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并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论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否需要补贴,证明政府补贴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建立短面板混合回归模型,从分生命周期阶段和分产业两个角度探究政府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绩效的相关关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经济绩效与政府补贴之间的理论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以验证政府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经过上述的分析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理论分析方面,在对政府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中发现,政府补贴能够给产业绩效带来正面影响,同时也存在对产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但鉴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七大产业全部处于萌芽期和成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距离总体发展成熟仍有很长一段距离,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生命周期属性是政策支持的现实需要。同时,还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处固有的市场缺陷以及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是政策扶持的战略目的,所以从理论分析中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得到政府补贴的结论。实证检验方面,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处于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政府补贴的影响效果有明显差异。目前我国政府补贴对成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对萌芽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分产业的实证检验结果来看,现阶段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具有一定经济绩效,政府补贴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四大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都能产生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总体上来说我国政府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正向促进的影响作用的,这一实证结果也检验了第三章理论分析所得结论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结合七大战略性产业的具体实际情况,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补贴监督机制、制定创新引导型补贴政策以及合理的补助力度与范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以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盈利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