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林间调查、引诱方法筛选、室内饲养、性诱、灯诱等途径进行微红梢斑螟和桃蛀螟的预测预报,最终给出测报结论,并进行林间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意见,供相关部门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危害调查结果:微红梢斑螟危害最重的为下蜀林场,最轻的为马鞍山林场;火炬松平均受害株率为44.4%,马尾松为31.6%;主梢受害率高达62.1%,平均受害梢率为8.49%,受害梢率与树高、胸径显著负相关。桃蛀螟仅在两处实验地危害严重,来安半塔林场危害率高达87.6%,双牌石松林为45.8%;双牌石松林平均受害梢率为7.78%,每株平均虫苞数为2.55个,每苞虫口平均数为6.95个,每株平均虫口数16.45头;受害梢率与胸径显著负相关。(2)林间诱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黑光灯对桃蛀螟的引诱效果显著;性诱剂对微红梢斑螟的引诱效果最佳,黑光灯次之,水盆诱捕器诱集效果较粘虫板好,其余各引诱方法均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3)林间剖查微红梢斑螟越冬代化蛹进度,加上相应历期,测报越冬代成虫高峰期为5月18日~5月25日,第一代成虫高峰期为7月6日~7月13日。油菜大面积开花期为越冬代幼虫危害盛期,板栗开花始盛期为成虫盛期;成虫发生量与危害关系测报模型:y1=13.7+1.638x,y2=0.174+0.019x(其中y1为林间危害率,y2为平均每株幼虫数,x为诱集成虫数)。据灯诱预测,越冬代桃蛀螟成虫5月下旬始见,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发蛾高峰期。(4)利用性诱得到的发蛾动态图检验微红梢斑螟发生期测报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误差在5天以内,能基本反映林间的发生情况;通过林间实地引诱、调查,验证发生量的符合率达到90%以上,其测报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显著相关。由此证明,此项测报方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