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浸润类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azho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癌症的第二位,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排行第三位,在发展中国家,是癌症死亡第二个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约占宫颈癌的75-80%,宫颈癌的浸润方式及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预后与治疗。鉴于宫颈SCC比例高且危害极大,急需进一步深刻认识其生物学特征及发生机理,为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人类多种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计数高的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较差,因此,研究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应当特别关注M2。本课题首次研究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与宫颈SCC不同浸润方式(invasion patterns)即推边型(pushing border pattern,PBP)和弥漫浸润型(diffuse infiltration pattern,DIP)的关系,为深入理解宫颈SCC的浸润机制提供了新依据。方法购置2张美国Biomax公司宫颈组织芯片,每个组织点直径1.5mm、厚度5微米,其中可用病例为109例宫颈SCC和45例宫颈非癌组织,将109例宫颈SCC按浸润方式分为推边型(PBP)和弥漫浸润型(DIP)。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芯片的CD163阳性细胞并分别计数。结果(1)宫颈SCC癌巢组织中的M2细胞数为(35.8±28.3),宫颈非癌组织上皮的M2细胞数为(1.2±3.6),两组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2)宫颈SCC间质中M2细胞数为(44.7±29.4),宫颈非癌组织间质的M2细胞数为(10.4±9.2),两组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3)宫颈SCC的两种浸润分型中,PBP癌巢的M2细胞数为(20.5±19.5),与DIP癌巢的M2细胞数(37.7±28.7)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46);(4)宫颈SCC的两种浸润分型中,宫颈SCCPBP间质的M2细胞数为(25.1±18.0),与DIP癌间质的M2细胞数(47.1±29.7)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2)。结论(1)首次发现,宫颈SCC癌巢及间质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数与非癌组织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首次发现,DIP宫颈SCC的癌巢及间质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数显著多于PBP宫颈SCC。这一发现不仅为认识宫颈SCC的浸润机制提供了新依据,而且为宫颈SCC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1 产地环境要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基质须经充分熟化后使用.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全新的商业模式。在电子商务时代,很多交易在网上进行。现阶段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际贸易等已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
微观个体行为的研究是人文地理学者解释人文地理现象的重要视角,而个体时空数据的获取是制约行为研究的重要瓶颈之一。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定位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肝癌(LC-HCC)患者血氨(NH3)、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ChE)及肝纤维化指标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LC合并HCC患者58例(LC-HCC组)、LC失代偿期76例(LC组)及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文选》所呈现的文学观与萧统本人的文学观的对比是我们更好的研究《文选》的选录标准的角度之一。此外对《文选》本身所选文章内容、艺术特色、文体分类的研究才能更加贴近
以竹材为原材料,氢氧化钾作活化剂,用微波加热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竹炭。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活化时间对竹炭材料性质
2011年6月12~14日,“2011年水稻生产新技术论坛”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管理局农业培训中心(密山裴德)成功召开。此次学术论坛由中国农垦农机 From June 12 to June 14, 2
随着社会发展,企业对可编程控制技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在不断地对该门课程进行着课程改革,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对于这门实践性和应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培养年轻护士长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2月我院采用个案追踪及系统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竞聘上岗的20名年轻护士长进行为期半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