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不同抗旱性苦荞品种(抗旱性品种‘迪庆苦荞’和旱敏感性品种‘黑丰1号’)为材料,通过盆栽称重控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水平(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不同施氮水平(N0、N1、N2施纯N用量分别为:0 g·kg-(16)、0.1 g·kg-(16)和0.2 g·kg-(16))和不同施磷水平(P0、P1、P2施P2O5用量分别为:0 g·kg-(16)、0.1 g·kg-(16)和0.2 g·kg-(16))组合处理对不同抗旱性苦荞幼苗的农艺性状、生理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揭示不同抗旱性苦荞品种获取高产的根系形态及生理互利机制并寻求不同水分条件下最佳的氮、磷肥配比。同时,为了进一步验证氮、磷肥对大田条件下不同抗旱性苦荞品种产量的影响,并探索大田苦荞增产与土壤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黄土高原新造地为供试土壤,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磷肥以及氮磷肥配施对苦荞产量及不同深度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单施氮肥导致了苦荞幼苗地上部(株高、茎粗、叶面积、茎叶干重)和地下部(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干重)的生长变缓,而在施磷的基础上施氮能促进苦荞地上部与根系的生长,说明施加磷肥可以缓解单施氮肥对苦荞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氮、磷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根系硝酸还原酶(NR)活性、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植株全氮(或磷)含量、氮(或磷)积累量和产量,显著降低其根系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植株氮素利用效率和磷素利用效率。在相同施肥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减少,2个苦荞品种幼苗的根系SOD、POD活性以及M DA、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植株氮素利用效率和磷素利用效率均呈增加的趋势,其余各项指标则呈降低的趋势。(2)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的施肥处理试验结果显示,钾肥作为基肥的情况下,氮、磷肥处理能显著提高不同深度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但对2030cm土层中的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增加了不同深度根际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改善了其生物学环境,促进苦荞的生长,并最终获得了较高的产量。随着土层深度加深,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性均呈现递减趋势。施肥后增加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并提高根际土壤酶的活性,促使新造地生土的尽快生命有机化,加速生土的熟化,可能就是其增加黄土高原新造地苦荞产量的原因所在。(3)品种间差异性比较表明,‘迪庆苦荞’在增氮和增磷的共同作用下比‘黑丰1号’能够更有效调控根系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并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NR活性以及氮(或磷)积累量。同时,不同抗旱性苦荞品种的各项指标在受到干旱胁迫后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幅度有所不同,抗旱性品种‘迪庆苦荞’受到的影响小于旱敏感性品种‘黑丰1号’,表现出更强的抗旱性。此外,氮、磷肥对‘迪庆苦荞’在030cm土层下的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根际酶活性的影响效果明显大于‘黑丰1号’,更好地改善了深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并影响了其根际生物学特性,这为抗旱性苦荞品种获得较高产量奠定了重要的生理基础。综合不同水肥组合处理对苦荞根系形态、生理指标以及产量的影响,考虑到山西黄土高原丘陵区的水分状况和缺氮、少磷的现状,生产中应该将更为抗旱的品种‘迪庆苦荞’作为推广种植的品种,并采用中氮高磷(N1P2)施肥处理,即土壤施纯氮量为0.1 g·kg-(16),施P2O5量为0.2 g·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