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多处红树林中出现团水虱爆发的现象,大量团水虱侵蚀红树植物,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加剧。其中广西的红树林受团水虱危害尤为严重,但关于该地区中团水虱的相关调查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广西北海市小冠沙红树林的雌性有孔团水虱的卵子发生过程进行研究以及结合对该地上的有孔团水虱的幼虫的有无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探究有孔团水虱的繁殖期;通过实地踏查分析广西红树林区的团水虱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探讨团水虱与红树林退化的关系;对广西北海市的3个受团水虱危害严重的红树林区域就其退化程度的相关方面进行调查,由此进一步探究红树林退化程度与团水虱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以上研究旨在为防治团水虱和恢复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寻找更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本次研究结果如下:(1)在广西北海市小冠沙红树林采集雌性的有孔团水虱(Sphaeroma terebrans Bate,1866),对其进行组织切片实验,观察其卵子发生情况,并且于每次采样的同时观察记录采样地上是否有有孔团水虱的幼虫存在。结果表明:雌性有孔团水虱的卵子发生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分别是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卵母细胞。其中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这一时期还可分为3个亚阶段,包括卵黄发生前前期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前中期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前后期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卵母细胞这一时期也可分为3个亚阶段,包括卵黄开始沉积时相的卵母细胞、卵黄充满时相的卵母细胞和成熟期的卵母细胞。一年内的2月底至3月份这段时间,未发现雌性有孔团水虱具有成熟期的卵母细胞和胚胎,其他时间均发现其体内具有成熟期的卵母细胞或胚胎存在;一年内的2月底至4月份这段时间,未发现采样地上存在有孔团水虱的幼虫,其他时间均发现有其幼虫存在。由此说明,有孔团水虱的繁殖期为全年中除了 2月底至3月份以外的其他时间。(2)通过对整个广西红树林区的30个断面进行实地踏查,收集当地的团水虱的样品,观察记录各断面团水虱的分布特征方面的情况,对广西红树林区的团水虱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团水虱和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广西红树林区的团水虱的种类组成包括有孔团水虱(Sphaeroma terebrans Bate,1866)、光背团水虱(Sphaeroma retrolaeve Richardson,1904)和福建团水虱(Sphaeroma fujianensis sp.nov.)3个种类,其中有孔团水虱是该地区中主要分布的团水虱种类,其次才为光背团水虱,而福建团水虱出现于广西北海市的3个断面中,这是福建团水虱首次被记录出现于广西的红树林。团水虱主要分布于中低潮区的潮沟内、潮沟两侧或是林缘这些地形低洼的区域,少数团水虱分布于高潮区,另外还有团水虱分布于林内。本次研究中,团水虱的蛀洞底质多种多样,包括红树植物、木桩、聚苯乙烯泡沫块和软质的沉积岩。(3)通过对广西北海市的白沙和荣、垌尾和小冠沙的红树林这3个受团水虱危害严重的区域进行调查,探究红树林退化程度和团水虱、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白沙和荣红树林的受害程度(退化程度)是最大的,垌尾和小冠沙的红树林的受害程度较小且相当。该3个区域都有受到团水虱的攻击危害,危害白沙和荣和小冠沙的红树林的团水虱都为有孔团水虱,危害垌尾红树林的团水虱包括有孔团水虱、光背团水虱和福建团水虱三种,可见有孔团水虱分布较广泛。白沙和荣、垌尾和小冠沙的红树林的周边都有沿海养殖行业的发展,并且其排出的废水都未经处理,该3个区域中白沙和荣红树林的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是最高的;并且白沙和荣红树林的受害群落出现在斑块中间,而垌尾和小冠沙红树林的受害群落出现于潮沟和林缘附近;另外还发现该3个区域具有鹭鸟的栖息和筑巢。以上结果表明红树林周边环境受污染程度越大,团水虱对红树林的危害可能随之扩大,红树林的退化程度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