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在现代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之一。自1988年以来,货币当局一直采用货币供给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有两个:一是货币乘数,另一个是基础货币。我国基础货币的供给量基本上是由货币当局控制的外生变量,因此货币供给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估计货币乘数的大小。货币乘数的研究也就变得非常重要而且必要。本文在定性分析微观主体收支行为的基础上,借助于计量经济的方法对货币乘数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分析了货币乘数的变动趋势及可预测性。本文对有关货币乘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总结和简要的评价。回顾了不同时期主要流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以及货币乘数理论。在借鉴现代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理论的基础上,对微观主体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微观主体收入支出行为对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能力的影响,分析表明现有理论的假设前提有若干不足之处,对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过程的研究应考察微观主体对其收入的支出行为,才能使研究更符合实际情况。对存款与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检验,在检验效果较好的基础上放宽了现代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理论的假设条件,进一步建立新的货币乘数模型,分析了货币乘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将各影响因素对时间趋势项进行了回归,考察证实了各变量在近几年来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也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