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建设“健康中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突出解决好流动人口这一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本研究以健康促进结果模型和健康技能模型为理论基础,旨在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结果的影响以及健康素养在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结果间的作用机制。为完善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流动人口健康水平提出相应的健康提升策略,以流动人口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方法:本文数据来源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回答健康素养调查部分的8556名流动人口为样本进行分析。运用STATA16.0对流动人口基本特征、社区健康教育状况和健康素养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借助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利用AMOS24.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评价流动人口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的模型适配度,分析健康素养在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结果中的作用及路径。结果:1.流动人口基本状况:(1)基本特征: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多为农村户籍,受教育水平偏低,家庭迁移为主,跨省流动占比最高,长期流动大于短期流动,流动原因主要为务工经商。(2)社区健康教育情况:流动人口社区健康教育接受率为88.9%。接受过生殖与避孕/优生生育方面健康教育的流动人口占比最多,为64.12%,接受过精神障碍防治方面的流动人口占比最少,为15.38%。通过宣传资料、宣传栏等传统线下方式接受健康教育占比分别为88.58%和88%,而通过社区网站咨询、社区短信/微信等线上方式接受社区健康教育的流动人口占比仅为10.78%和19.74%。2.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1)户籍、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流动范围和流动时间对流动人口是否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具有显著影响(P<0.05)。(2)接受社区健康教育能改善流动人口健康,运用近邻匹配、半径匹配和核匹配三种匹配方式的结果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异于零,影响的净效应分别为11.6%、9.1%和11.2%。(3)组群差异分析显示,男性、城市户籍的流动人口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对其健康结果的影响显著;女性、农村户籍流动人口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对其健康结果的提升无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流动人口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对其健康的影响不显著。3.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状况:《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健康素养问卷整体适配度达到拟合要求,内在结构适配度良好。流动人口的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为31.46%,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的具备率分别为39.48%、38.8%和27.1%。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57.94%、51.88%、24.4%、71.12%、35.99%和0。4.健康素养的中介效应:流动人口社区健康教育-健康素养-健康结果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健康素养直接影响健康结果,标准化直接效应为0.138。社区健康教育通过两条路径影响流动人口健康,第一条路径为直接影响,直接效应为0.046,第二条路径主要通过中介变量健康素养产生间接影响,间接效应为0.021,标准化总效应为0.067。结论:1.流动人口接受社区健康教育比例总体较高,但仍与2020年流动人口健康教育覆盖率大于95%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精神障碍防治、防雾霾和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不理想,接受健康教育的形式偏向于传统线下形式,较少利用线上形式接受社区健康教育。2.户籍、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流动范围和流动时间对流动人口是否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具有显著影响。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男性、城市户籍的流动人口可从社区健康教育中获得显著的健康结果提升效果,女性、农村户籍的流动人口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对其健康结果的提升无显著影响。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流动人口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对其健康的影响不显著。3.流动人口健康素养问卷结构效度较好。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具备率整体较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三个维度水平不均衡,健康技能具备率较低;面临的主要健康素养问题依次为健康信息、慢性病防治和基本医疗等。4.流动人口社区健康教育-健康素养-健康结果关系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社区健康教育、健康素养对健康结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健康素养在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结果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区健康教育通过健康素养间接作用于流动人口健康结果。实施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可明显提升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从而进一步改善流动人口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