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本构规律、机理与模型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三维静动力本构规律、机理和模型研究,是解决复杂加载条件下土体与结构系统静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热点和难点课题之一。本文基于较为系统和精细的接触面试验成果,着重对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三维静动力学响应的特性规律、影响因素、物理机制和数学描述诸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新成果:(1)开发了单剪型接触面试验容器及两个切向同时摄像分析技术,将非接触图像测量技术用于测量叠环间变位,系统进行了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静动力单剪型试验,证实了切向位移可分解为土体剪切变形引起的切向位移和接触界面处的滑动位移,测定了单剪试验条件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厚度约为6~7D50。(2)完成了系列化的三维复杂加载条件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直剪型试验,系统揭示了土体性质(颗粒形状)、结构面板特性(材料类型、粗糙度与异向性)、加载条件(试验类型、法向边界条件、法向刚度、法向应力、剪切路径、位移幅值比、应力幅值比、初始静剪应力与剪切方向角)等3种类型17个主要因素对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静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3)发现了不同三维加载条件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主应力比与主切向位移关系曲线的形态、可逆性剪切体变与切向主参量关系曲线的形态以及不可逆性剪切体变与剪切功关系曲线均具有一致性,揭示了考虑三维效应的接触面强度规律、剪切规律、剪胀规律、压缩规律与物态演化规律等5个基本的三维接触面本构规律。(4)基于5个基本的三维接触面本构规律并借鉴现有土的本构理论模型的合理要素,建立了一个三维弹塑性接触面本构模型。该模型可统一描述单调和循环加载、二维和三维响应、共轴和非共轴变形、切向与法向耦合效应等接触面静动力学行为及本构关系。该模型基于试验规律,基本假定少、模型参数较少且易于确定,并可根据实际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给出不同精度等级下的简化模式。初步的对比分析与试验验证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硬件建设等对策建议。
“2011年在克服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新疆经济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势头。2012年国内外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但在中央的支持下,在工业产能不断开拓的背景下,相信新疆经济有可能继续实现平稳
<正> 1994年5月6日,通过英法海峡隧道,运行于连结伦敦、巴黎、布鲁塞尔高速铁路的国际列车“欧洲之星”,是当代铁路科技发展和机车车辆新技术的综合成果,它的技术条件的复杂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列车飞驰在轨道上.车轮与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列车前进的动力,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列车噪声的重要来源.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然后提出了预防地质构造引发事故的一些措施。可以为煤矿的开采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正> 主要工程特征 经济特征:东起南宁、西至昆明、北接红果,全长899公里的南昆铁路,横贯我国华南丘陵西部及云贵高原东南部山区。设计线路东邻南海诸港,西连云、贵、川及大
低渗透储层由于其复杂的岩性特征和较差的物性条件,常规岩石物理实验方法往往难以满足研究需求。基于数字岩心的岩石物理数值模拟为低渗透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
本文以资源价值论、资产论、产权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物质流分析方法,概括矿产、土地资源时空、法律、经济联系,分析其内部的物质与资本循环机理,构建矿产、土地资源
本文首次应用混沌理论研究了爆破载荷作用下岩石强度、破碎块度、破碎过程的混沌特征,提出了爆破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混沌系统的学术观点。结合损伤力学研究了爆破破碎面与岩石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