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camea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理论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目标。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进步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如何将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选择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真实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教育和经济发展的现状。随后采用我国31个省域1997-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初始劳动投入、物质资本存量和教育综合指数4个指标的面板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31个省域分成4类,并对每类组分别采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估算教育综合指数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小。为反映不同经济水平条件下,教育综合指数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的变化规律,又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各省域教育综合指数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整体较低,并且各省域之间的差异较大。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物质资本的投资拉动,教育的作用相对较小。我国的经济还处在以物质资本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增长阶段,依靠技术进步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水平还很低。(2)在1997-2009年期间,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的教育综合指数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相比于这三市,其他省域的各级教育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3)随着分位点水平从0.1提高到0.9,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越来越大,而教育综合指数的产出弹性则越来越小。这反映出随经济水平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而对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重视不够。结合所得结论本文分析了其在政策方面的启示,并对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间接作用及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也给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稀土资源是现代化工业的一种催化剂,在工业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稀土资源在世界上占首要位置,但是在WTO体制下我国稀土出口的现状却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稀土出口的价
量化投资以模型作为投资工具,在国外产生并发展已有近40年。然而由于缺少金融衍生工具和制度上的原因,量化投资在我国发展滞后。本文以Alpha策略思想为原理,以沪深300指数股指期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中高速增长后显著放缓,发展遭遇瓶颈,需求侧、供给侧改变,结构急待深度调整,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需要保有丰厚的利润来源,于是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业务作为主要的业务拓展方向,并因此逐渐缩减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国家和地方政府自2013年起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步步升级,要求平台建设不断规范,剥离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和尽早完成市场化转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