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压力是独立于温度和化学组分的热力学参量。高压下材料的体积会发生坍塌,导致材料内部的原子间距缩短,原子的化学价态发生改变,降低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势垒,诱导发生常压条件下无法发生的化学反应。高压诱导的非常规化学反应已经成为合成新材料的重要手段。本论文采用课题组自主发展的CALYPSO结构设计方法,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以氢(H2)和硒(Se)、铯(Cs)和氙(Xe)、锂(Li)和硅(Si)三个典型反应体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力是独立于温度和化学组分的热力学参量。高压下材料的体积会发生坍塌,导致材料内部的原子间距缩短,原子的化学价态发生改变,降低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势垒,诱导发生常压条件下无法发生的化学反应。高压诱导的非常规化学反应已经成为合成新材料的重要手段。本论文采用课题组自主发展的CALYPSO结构设计方法,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以氢(H2)和硒(Se)、铯(Cs)和氙(Xe)、锂(Li)和硅(Si)三个典型反应体系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的高压化学反应研究,获得如下创新性结果:1.高压下200 K硫-氢化合物超导体的发现激发了人们寻找新型富含氢化合物超导体的研究热潮。尽管硒与硫是等电子的姊妹元素,但硒具有更大的原子核,更弱的电负性,本论文通过单质氢和硒的化学反应,在120万大气压力(GPa)以上,设计了三个能量稳定、具有金属特性的新型硒-氢化合物HSe2、HSe和H3Se。其中H3Se的原子结构与H3S的一致,计算预言的超导临界温度高达110 K。2.氙(Xe)是惰性元素,具有满壳层的电子构型,化学惰性强,难以参与化学反应。与Xe相比,Cs多余一个价电子,展现出很强的化学活性。本论文研究发现Cs和Xe在高压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一系列稳定的金属间化合物(Cs Xe4、Cs Xe3、Cs Xe2、Cs Xe、Cs2Xe、Cs3Xe和Cs4Xe),均具有密排堆积结构,部分电子发生了从Cs到Xe的转移,研究工作扩展了人们对Xe化学反应的新认知。3.硅是一个优异的半导体材料,但其间接带隙的电子结构限制了硅的高效光伏应用。前期高压合成了Na Si6化合物,滤除钠原子后形成了具有1.3 e V准直接带隙的新型硅的同素异形体。本论文进一步研究了高压下锂和硅之间的化学反应,发现在8.4 GPa压力以上形成了七个新的锂-硅化合物(Li Si4、Li Si3、Li Si2、Li2Si3、Li2Si、Li3Si和Li4Si),都具有金属特性。在这些化合物中,随着锂含量的增加,硅原子之间的成键方式从三维框架结构依次演化为二维层状,一维线性链状,最后到零维孤立的硅离子。在富硅化合物Li Si4中,硅原子形成了包裹一维锂原子链的共价开放框架,具有与Na Si6中相类似的一维碱金属链,有望成为获得新型硅的同素异形体的前驱物。
其他文献
纳米硫化镉的同质异相转变引起电子结构的改变,影响相应的激子复合动力学和自旋极化机制。激子复合动力学可以探测激子寿命和对应的弛豫或者复合路径,进而理解其相应的电子结构。在室温下制备具有高自旋极化率的材料,为发展自旋半导体器件奠定了基础。尺寸的变化会影响激子的束缚状态,能带结构和材料的磁畴结构,影响着激子动力学和自旋极化率。掺杂可以改变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种类并引入杂质能级进而改变激子复合的路径和自旋极化
随着晶体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NMR)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蛋白质结构得到解析。截止到2017年,蛋白质(PDB)数据库中已存有约120000个蛋白质晶体结构。但蛋白质的静态结构通常不能为我们研究蛋白质功能提供足够的信息。要将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就需要我们研究蛋白质的运动和结构变化。计算机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发展,为我们探索蛋白质分子的微观运动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随着计算机速度的提高
高压是一种清洁的、强大的实验方法,是可调节的物理参量。高压能够非常有效地缩短原子间距离、增加相邻电子轨道重叠,进而改变原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电子结构,形成常规条件下难以形成的具有新结构与新性质的高压新相。氢元素(H)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因此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排于第一位,由于其简单的电子结构也被称作是最简单的元素,同时也是宇宙中分布最广的元素。氢元素独特的电子排布及成键特征,使其既可归类为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68例PH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加巴喷丁胶囊(第1天每次0.3 g,每日1次;第2~3天每次0.3 g,每
稀土离子具有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和丰富的能级,使其被广泛地用于荧光材料的研究。随着上世纪末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兴起,稀土掺杂的纳米材料逐渐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的兴趣。近年来,高温热分解法被广泛地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相比于其它制备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制备周期短并且容易获得更小尺寸的纳米粒子。另外,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稀土发光材料中非辐射跃迁造成的能量损失以及最大化辐射能量跃迁,基质材料
主持人语核心素养时代呼唤大单元教学和跨学科融合教学。《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前言中提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人们常说“政史不分家”,思想政治学科强调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面对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一方面,教师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
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在生物和化学领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对蛋白质分子的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对蛋白质折叠过程分析、蛋白质与小分子的对接,还是蛋白质结构预测等过程都离不开对蛋白质构象转化的分析。明确构象转化过程中的自由能的变化是研究蛋白质分子构象转化的核心问题。由于生物大分子结构有着非常高的复杂度,因此对生物大分子高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并不多,而且在复杂体系计算自由能时,现有方法效率和准确度不能
微机电系统(MEMS)以其体积小、质量轻、响应快、能耗低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学等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基于微电子、微机械与材料科学的全新技术领域.MEMS基本组成构件的特征尺寸通常小于10微米,其中,微梁是最为常见的微结构之一.虽然微机械在尺度上是宏观机械的几何微型化,但是并不是单纯的尺度定量微缩.随着微构件尺度的大幅度减小,系统中从材料的特性到力学规律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自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Rorbert Brown观察到花粉微粒在液体中做不规则运动以来,关于这个被命名为布朗运动的物理现象的研究就从未停止.先是物理学家A.Einstein与Marian von Smoluchowski等得到了欧氏空间中布朗运动转移概率密度所满足的扩散方程,荷兰科学家Adriaan Daniel Fokker与德国物理学家Max Planck对一般扩散过程的扩散方程做了研究.在构
本文旨在研究二维有限长和无限长对称收缩管道内的连续亚音速—音速流.流体在管道壁上满足滑动条件,且当管道有限长时,流体沿入口曲线的法向进入管道.我们还要求出口曲线为音速线,且过上管壁上的固定点.所研究的问题可描述为有界或无界区域上以音速线为自由边界的具有非局部边界条件的非线性退化椭圆型方程自由边界问题,而且退化发生在自由边界上.我们证明了当管道竖直截口长度的变化率足够小时,管道内连续亚音速一音速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