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同时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儿童的发展,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容忽视。充足的营养是保证儿童这个群体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那些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们大体上都呈现出贫血,发育迟缓,低体重等一系列营养不良的状况,与同龄的城市学生群体相比而言,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处于劣势,而导致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在于农村学生们长期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各类营养元素的缺乏等。为了能够改善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们的营养健康状况,国家在2011年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政策,该营养餐政策主要是针对各试点省县的农村地区,那些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中学的学生群体。该营养餐政策实施这五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试点省县农村地区的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政策本身价值的充分发挥。本论文从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角度入手,以公共政策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在整合大量文献资料等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政策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是对营养餐等概念进行阐述与界定,其次是介绍公共政策等相关理论,再次是在这些基础上对我国营养餐政策的实施背景、意义、现状、各试点省县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阐述与补充,最后结合国外一些国家的学生营养餐政策,对我国目前营养餐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