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供应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在现代经济背景下,大多数学者已经证明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即通货膨胀发生。但是,由于国家的发展进程、发展重点、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的不同,货币供应量与一般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别。因此,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作为发展中国家,柬埔寨的金融体系不发达。但是,近年来,柬埔寨政府进行了大量金融改革,金融发展非常迅速。此外,货币供应量,实际利率和银行资本充足率等多个指标体现了柬埔寨的金融体系很稳定,而金融体系稳定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柬埔寨的银行体系也有所改善。因此,鉴于柬埔寨具有以上经济发展特点,本文以柬埔寨为研究对象,基于柬埔寨国家的发展背景,运用误差修正模型(VEC)、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从短期与长期、静态与动态视角出发,研究货币供应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货币供应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理论关系、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静态关系测量、货币供应量与一般价格水平动态关系分析。同时,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并结合柬埔寨国家发展现状,提出调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货币供应量与一般价格水平的理论关系进行梳理,然后运用相关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从静态角度分析柬埔寨货币供应量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关系,可以看到,货币供应量和居民消费指数是一阶差分平稳序列,并且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当前居民消费指数对当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正向影响导致当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0.0190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逐渐下降,第四阶段为负值,在第八阶段达到最低值,开始趋于稳定,即居民消费指数对居民消费指数影响的反应呈L型曲线分布。当期对物流业产生积极影响时,对当期货币供应量不会产生反应,然后开始逐渐增加,并在第六期达到最大值,并逐步趋于稳定其后。当本期货币供应量受到正面影响时,本期消费者消费指数的回应为-0.0163,此后开始逐渐上升,增速放缓,最终趋向于稳定。当期货币供应量受到积极影响时,本期货币供应量的回应为0.0446,之后逐渐回落,下降速度逐渐放缓。可以看出,居民消费者指数对货币供应量的刺激反应大于货币供应对居民消费者指数的刺激反应。随着滞后时间的增加,冲击效应趋于稳定。采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居民消费指数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贡献率,可以看出,在居民消费指数发展过程中,货币供应对其发展的贡献逐渐增大。第一阶段为0%,第二阶段为6.1306%。之后,它开始逐渐增加。最后,稳定性接近55%,即货币供应的发展对消费者消费指数的整体发展贡献小。居民消费者指数对其自身发展的贡献呈下降趋势,最终稳定在44%左右。在货币供给发展的过程中,居民消费指数发展对货币供应贡献的程度呈下降趋势,追溯期数量增加。其中第一期为11.7763%,七期后基本维持在6.4%。货币供应的发展增加了自己的贡献。从第一阶段到第七阶段,贡献度从88.2263%上升到93.1619%,此后一直保持稳定。第二,从动态角度分析柬埔寨货币供应量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关系,通过观察1993年至2016年期间柬埔寨货币供应量对一般价格水平影响的动态过程,可以看到,虽然货币供应量和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些变量之间的效应规模并不固定。总的来说,在1993年至2016年期间,首先呈现下降趋势,然后急剧上升,最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1999-2000年间,货币供应量系数首次由负转正,作用水平变为正向促进作用。实际上,在此期间,柬埔寨国内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的传导渠道相对平稳,一般价格水平的其他干扰因素较弱,社会环境稳定,推动作用逐步显现。此外,自2002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对一般价格水平的正面贡献系数稳定在0.3以上。这表明,自2002年以来,柬埔寨的宏观经济传导渠道基本畅通,国内政策,经济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货币供应量向一般价格水平的方向和力度也基本保持不变。具体而言,在1993-1994年间,效力的大小没有改变。1995年,货币供应量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大幅下降至-0.12。1996-1997年期间,系数从-0.12到-0.16,呈现缓慢下降态势,平均每年下降约5%。1997年是货币供应量对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是变化趋势由下降转为上升的转折点。1997年至2003年期间,该系数呈快速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0.16上升到2003年的0.36,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0%左右,表明货币供应量增长有利于促进物价水平。实际上,这与柬埔寨的国内政治形势有关。1997年,柬埔寨爆发内战,1998年结束。两党政府成立联合政府、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逐步建立和快速发展,国内稳步发展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渠道的良性传导机制,表明货币供应在物价总水平中的作用迅速上升。同时,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物价水平的影响将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这不利于国家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谨慎防范。在2003-2008年期间,货币供应对一般价格水平的贡献率从2003年的0.36下降到2008年的0.32,平均每年下降2%。可能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相对萧条,导致货币供应量达到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应力量。2008-2009年的小幅反弹并未包含下行趋势。2009年至2016年,货币供应量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系数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9年的0.33到2016年的0.31,下降幅度很小,但下降趋势相对明显。因为自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发达国家经济下滑明显。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下,经济发展不景气,导致货币供应量对一般价格水平的作用下降。由于没有2017年的最新数据,因此通过实证分析不可能在2017年获得货币供应量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具体影响程度。但基于这种下降趋势进行进一步预测,我们认为2017年这个方向不会改变,这仍然是积极推动作用;但作用程度可能进一步下降,甚至跌至0.3以下。进一步,通过进行H-P滤波趋势分解,发现居民消费指数与货币政策并不对称。第三,关于调节柬埔寨货币供给与一般价格水平关系的宏观领域相关法规政策,本文将其分为经济措施、法律措施和行政措施三部分。经济手段是该国为实现经济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它们包括经济工具和方法的发展。最高级的经济手段可以分为: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在税收政策方面:柬埔寨实行统一的国家税收制度,实行地方税收制度。1997年颁布的“税法”和2003年颁布的“税法修正案”为柬埔寨税制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该国现行的主要税种和税种如下:现行税制中主要税种为:利税,最低税,预扣税,工资税,增值税,产权转让税,土地闲置税,特许权使用税,进口税,出口税,特别税等。柬埔寨私人投资公司征收的主要税为:利得税9%,增值税10%和营业税2%。就利润税而言,利得税应税目标是来自柬埔寨或国外的居民纳税人的收入,以及来自柬埔寨的非居民纳税人的收入。税额根据纳税人的公司类型,业务类型和业务水平确定。使用实际税收制度,简化税制或估算税额计算。剔除0%和9%的优惠税率,一般税率为20%,自然资源和油气资源的税率为30%。在工资税方面,工资税是为履行工作职责每月征收的税款。柬埔寨居民来自国内和国外工资,非居民从柬埔寨工资中扣除工资税,雇主根据累进税率表扣留工资税。法律措施是指对柬埔寨类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是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国内制造业,进一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技术转移随着产业升级,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因此,柬埔寨在发展时期推出了以下政策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投资法限制所有柬埔寨和柬埔寨外国人的投资活动,并明确规定投资主管部门,投资程序,投资保护,激励政策,土地所有权和使用,劳动力使用和争端解决。“投资法修正案”补充和修改了“投资法”。对投资申请,投资项目采购和水井,合资企业,税收,土地所有权及其使用,劳动力和处罚等方面给出相关定义,并作出明确规定。“柬埔寨发展委员会组织和运作条例”规定了柬埔寨投资主管部门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的组织结构,职权范围和运作。关于经济特区设立和管理的第148号法令规定了设立经济特区的法定程序,经济特区的管理框架和任务,经济特区的奖励措施,出口加工和生产的特殊措施区域和劳动力管理。并使用职业培训,侵权和争议解决。“商业管理和商业登记法”规定了商业公司的设立,组织,运作,解散,转移和变更,并对公司类型进行分类。“商业合同法”规定了各类合同的制定,履行,解释和执行。它还详细描述了某些类型的合同,例如销售合同,租赁合同,贷款合同,个人财产抵押和担保。此外,柬埔寨政府将外国直接投资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柬埔寨没有特殊的外国投资法,基本上平等对待外资和国内资本。其政策主要体现在“投资法”及其修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鼓励投资的领域:“投资法”第12条规定,柬埔寨政府鼓励投资重点领域,包括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创造就业机会;以出口为导向;旅游;农工业和加工业;基础设施和能源省和农村发展;环保;投资依法设立的特殊开发区。投资优惠包括免除全部或部分关税和税收。投资领域限制:“投资法修正案实施细则”概述了禁止柬埔寨和外国实体进行的投资活动,包括:神经和麻醉物质的生产和加工;使用国际规定或世卫组织禁止使用,公共卫生影响以及环境化学物质生产有毒化学品,杀虫剂,杀虫剂和其他产品;利用外国进口废物发电;森林法禁止的森林开发业务;和其他法律禁止的投资活动。此外,“条例”还列明“不享受投资优惠的投资活动”和“免征关税但不享受利得税免税的特定投资活动”。在行政措施方面:柬埔寨于2005年12月颁布了“关于设立和管理经济特区的第148号法令”,柬埔寨实行了经济特区制度。柬埔寨开发理事会下设的柬埔寨经济特区委员会是负责经济特区开发,管理和监督的一站式服务机构。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是经济特区实行一站式服务机制的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单位由柬埔寨经济特区委员会设立,驻扎在经济特区。截至2008年底,斯坦豪,曼哈顿,欧宁,金边,西哈努克等6个经济特区得到政府正式批准,另有5个经济特区也获得经济特区委员会的批准。经济特区分令规定,经济特区委员会应对所有经济特区提供优惠政策;“投资法修正案”规定,位于经济特区的合格投资项目享有与其他合格投资项目相同的法定优惠政策。区内开发商和投资企业可享受的优惠投资政策如下:经济区开发商免税期可达9年,进口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设备和建筑材料免征进口税和其他税收负担;经济区开发商可根据土地法获得国有土地出让权,在边境地区或独立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并将土地租赁费用投入企业。对于该地区的投资企业,他们享受与其他合格投资项目相同的关税和税收优惠。出口到国外市场的产品免征增值税。进入国内市场的产品按数量缴纳相应的增值税。第四,关于调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在通货膨胀情形下,当消费品供给总量下降,消费者需求总量或消费品总需求量相对增加时,消费品的总供给量增加,一般消费品价格将上涨。主要基于现有货币总量的观点,经济学家通过总金额计算消费品总需求。从那以后,他们已经确定总消费和总消费品需求随着货币总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相信货币数量理论的学者也认为,价格上涨的唯一原因是经济增长。首先,关于农副产品生产不足,劳动力价格上涨,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问题,必须着眼于如何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发展现代农业,降低农副产品的流通成本。对于价格上涨的强大压力,我们必须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实现稳定价格的政策目标。银行应该从增加供应和抑制需求开始。在增加供给方面,有必要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要加强对水利建设,农田基础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加农产品供给,增强抗通胀的物质基础。在抑制需求方面,要抓住政策调控的力度,根据宏观经济和金融变量指标的变化,及时调动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使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可以保持合理的增长水平。其次,对于通胀相关的通胀压力,我们必须开放政策调控的灵活性,重新审视形势,有针对性地处理通胀压力,切实保持经济增长的活力。因此,今后要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推动银行业务创新转型,灵活运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优势,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最后,政府应该改变其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它主要反映了消除或减少造成通货膨胀的体制因素的努力;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重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引导更多地区。注重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注意扩大地方投资,增加地区政府投融资的透明度,防范地区性金融风险;防止和减少对金融机构正常经营活动的地方干预,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在通货紧缩情形下,市场流通货币减少,人民币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价格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货币紧缩政策将抑制投资和生产,导致失业率和经济衰退增加。短期的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全面下跌,但只要采取适当的政策调解,它可能不会持久。例如,增加货币供应的货币政策,减少税收或增加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如果使用得当,将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需要货币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好关系。为确保国民经济在稳定价格条件下的协调发展,有必要协调流通货币数量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在经济衰退阶段,应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的宏观调控方式,即扩大投资规模,支持就业和经济增长,适度扩大财政政策,辅之以中性货币政策。在适度扩大货币供应量以支持温和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它将防止过度扩张并将国家经济带入另一个极端。具体而言,目前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增加财政债务收入,提高监管能力;二是调整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力度;三是进一步提高执行政策的透明度。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原则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增加政府支出,刺激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财政支出当然受预算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财政支出可能不受其收入的限制,赤字可以由国家借款弥补。但是,政府发行国债受到两方面的限制:一是政府对债务承受能力的限制;二是国债资金的供给,即国家储蓄的限制。在经济衰退期间选择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并不需要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支持它。应该辅之以既不刺激也不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即中性的货币政策。然而,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促使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力经常处于衰退最严重阶段之后的最高点。因此,尽管目前的经济过程尚未产生重大影响,包括减轻通货紧缩的积极影响和引发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但政策效力的滞后将在最不需要的时候发生最剧烈的冲击。这个角色甚至可能再次导致新一轮的经济波动。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需要社会各阶层的理解,接受和积极协调。所有这些都与提高宏观调控措施的透明度有关。通缩问题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经济主体的心理动因和行为机制密切相关。缺乏有效的社会需求主要是由于经济主体对经济前景不乐观的预期。造成的消费和投资萎缩也是通货紧缩问题的根源。因此,增加人们扭转经济衰退和实现经济复苏的信心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经济管理部门提高执行政策的透明度。由于计划经济的传统惯性,我们可以在执行紧缩措施时公开宣布各种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但是,当我们需要实施扩张性政策来应对经济衰退时,态度并不明朗。原因可能是通胀因执行扩张政策而受到怀疑。特别是财政政策的扩大往往与赤字财政挂钩,这与传统的均衡预算理念背道而驰。实际上,这些传统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他们至少不实际或不现实。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缓解通货紧缩问题并扩大有效需求,因此造成的赤字预算和国债也会带来经济增长和财富扩散。那么,在实施扩张财政政策时,在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时,要明智地宣布要实现的政策意图和经济目标,并得到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以提高执行政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