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扶贫政策起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政府通过3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国内有着复杂的扶贫形势,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长期以来存在着贫困对象人数不清、基础情况不明朗、地区帮扶针对性不高等比较突出的问题。精准扶贫既是政策也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其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其中高效科学的精准识别是后两者的的前提和基础,做好识别的“精准”才可以使精准扶贫工作顺利的展开,才可以将我国有限的扶贫资源传送到真正贫困的人群手中,也能有效降低社会基层的冲突及矛盾,促进社会各界的团结、友好、协调。如今,社会工作专业在如今的很多服务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贫困群体包含了社工服务的所有领域,我国贫困人群基数较大,每个贫困对象都有不同的实际问题和内心需求,社会工作有其自身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方法,在介入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工作中,能够依靠自身的优势提升工作成效。笔者作为一名恩施土家姑娘,暑期在武汉市F社工机构实习期间参与了恩施市政府针对J村农户开展精准识别的社会服务工作,实际走访入户、搜集群众意见、查看村内公示、抽查考核等等,由于是笔者是恩施本地人,在工作的开展和实际的调研中具有便利性和可操作性。笔者也了解到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政府也通过购买第三方社会工作机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虽然这几个地方只是试点,但也显示了国家和政府日益重视社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在本文中的研究群体是笔者在暑期实习时接触的湖北省恩施市J村的贫困对象,总共为80户贫困家庭和160名贫困对象。在本文中采取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和半结构式访谈三种方法对社工参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的机制进行研究。文章探析了社工介入精准识别J村贫困户的模式、精准识别的工作过程以及识别的成效,笔者也根据社工介入精准识别的实际过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对工作路径革新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