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的极端存在——论莫言小说中的残缺人物形象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sda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坛创作成就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长期以来深受读者和研究界的喜爱和关注,在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对莫言的文学阅读和研究热情必将进一步被激发。但是笔者在对莫言作品和研究成果的长期关注后发现,形形色色的残缺人物形象在莫言小说中大量出现,并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学术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虽然有不少论者偶尔提及,却缺乏全面综合的眼光和专门深入的角度。因此,本文选择了这一较有学术价值的课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绪论部分对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和对象、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概述,以期读者对本文有初步了解。   第一章主要涉及残缺人物的分类和整体文化隐喻。笔者将莫言小说中的残缺人物分为残疾人和精神残缺人物,并进一步细分为数种类别,每种类型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禀赋。同时,在整体上,这些残缺人物又构成了一种文化隐喻,代表了世界的缺憾本质,是莫言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方式。   第二章是本文的重中之重,主要论述残缺人物的内涵特质。与正常大众相比,残缺人物的身份存在都具有边缘性和民间性的特点,他们的生存困境和美丑的人性表现则具有极端性的特点,这使得他们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人物画廊之中光芒耀眼独特,具有独特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在莫言的小说人物中也属于过目难忘的一类。   第三章主要研究残缺人物的创作渊源。莫言之所以用心创造如此多的残缺人物形象,具有很复杂的创作渊源和动机,既源于莫言对边缘群体和民间文化的关注、对奇人异秉的表现兴趣,也源于他独特的审丑观,同时,也体现了民间故事、志怪小说和拉美文学对莫言的共同影响,最后,也与莫言童年的经历息息相关,是他对童年体验中缺陷和创伤的补偿。本文对此作了深入论述。   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主体内容,并联系莫言创作历程、特点和成就等多方面,在更高层次上对莫言残缺人物形象的内涵、价值进行了梳理、判断和展望。   通过研究,本文对莫言小说中的残缺人物形象进行了分类,从文化隐喻、民间视角等角度,对这些人物的整体寓意、身份特征、生存处境、美丑人性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作家的创作缘由和动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为莫言小说开拓新的研究角度,对将来莫言小说中残缺人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露丝·伊瑞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致力于构建“非‘同一’”女性主体。伊瑞格瑞认为,由于女性身体天生与男性身体不同,所以建基于身体差异的女性心理也不同于男性心理,最终也带来了
“女性主义”一词,是指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力和机会的一种信仰和行动;或者说它是一个社会变革的建议,以及一个力求结束妇女压迫的运动。女性主义先后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1
结合教育学学科、教学的实际,介绍和阐述了小学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小学高段“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对学生一生成长的重大意义
期刊
青春电影作为一种类型影片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战争、革命、“文革”等特定的历史因为,新时期之前,青春电影一直都未成为大陆电影的主流,在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