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骅坳陷地处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内部,位于板块内部,黄骅坳陷两侧构造样式存在巨大差异,也是渤海湾盆地中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坳陷之一。歧口凹陷位于黄骅坳陷中北部,构造上处于黄骅坳陷北东向构造系统与北北东—近东西向构造系统的交会处,发育了各种不同级次、类型的变换构造带,其内部和外部都存在不同的变形样式,是研究渤海湾盆地差异构造演化的关键部位之一。本文系统总结了前人对构造变换带的定义、分类及国内外构造变换带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震剖面,重磁资料,对歧口凹陷的地层特征、断裂特征、变换构造及其板内变形差异开展重点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新的认识和结论:1.丰富了“大歧口凹陷”的内涵。大歧口凹陷的五个次凹并非像现在看到的,一开始就是相互独立的。凹陷内部的凸起是沙一期才开始出现并起分割沉积空间的作用,也就是说现在分割次凹和主凹的凸起在沙一期以前并不存在,现今的歧口主凹、板桥次凹、歧北次凹、歧南次凹、北塘凹陷等在当时都还是统一的一个湖盆。故本文将歧口主凹、板桥次凹、歧北次凹、歧南次凹统称为“大歧口凹陷”,各次凹之间的形成演化存在密切的联系。2.北东向的沧东断裂系和兰聊—羊二庄断裂系分别是控制黄骅坳陷的东西边界断裂。通过分析大量最新3D地震资料解释,认为在歧口凹陷内部起控凹作用的断裂为北部的汉沽断裂、海河—新港断裂和南部重要的边缘断裂歧中断层。这些近东西向控凹断层直接影响了歧口凹陷主变换构造带的方向为近南北向发育。3.歧口凹陷发育的构造变换带可以分为三个级别:三个一级变换带为近南北向,自东向西分别为孔店东变换带、沿岸变换带和羊二庄变换带,分别对应了三个基底走滑断裂带,起协调凹陷东西两侧构造样式差异的作用;二级变换带为近东西向的,起到了调节黄骅坳陷南、中、北三区变形差异的作用;三级变换带方向一般垂直于其主控断裂,起传递断裂之间伸展量的作用。4.歧口凹陷构造变换带的主控因素包括:边界主控断层的影响,基底构造先期构造的控制和新生代的不均匀伸展作用。构造变换带的存在和发育使凹陷内部不同时期不同块体存在差异变形,造成了凹陷内部构造样式的差异。5.黄骅坳陷受太平洋板块后退式俯冲和印度板块前进式俯冲对欧亚板块的作用,新生代以来处于右旋拉张应力场作用下,表现出早期裂陷,后期拉分断陷的特征。其主区域构造应力场发生顺时针旋转,由孔店—沙四期的NWW—SEE向拉伸,变为沙三—东营期的NW一SE向拉伸,到新近纪又发展为近N—S向拉伸,而这样一个演化过程正好可以用黄骅坳陷的发育和演化拉分模式来成功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