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能提高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的体育运动项目。对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小学生而言,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同龄学生中,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学生比不参加运动学生智力水平高。除此之外,其操作能力较强,且有较强的情绪稳定能力,他们通过乒乓球运动培养了一定的自信心、自恃力和独立的思维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反应灵敏,动作与其他学生相比灵活、协调许多。乒乓球运动独特的锻炼和娱乐功能,成为小学生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因此,学校开展兵乓球运动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扩大全民兵乓球运动,推动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小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是运动竞技人才的后备力量。目前,我国小学的乒乓球活动主要通过体育课、课外活动以及业余训练队等形式开展。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对场地、设备、器材等硬件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专业素养等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着学校开展乒乓球活动的效果。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总结法对阳泉市三区两县的20所小学(洪城河小学、上站小学、下站小学、北大街小学、赛鱼小学、郊区实验小学、平定示范附小、盂县实验小学、义东沟小学、小南坑小学、实验小学、新泉小学、西峪小学、南庄小学、晋东小学、新泉实验小学、东方小学、上社小学、任家峪小学、马家坪小学)学生、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分别调查阳泉市小学生关于乒乓球运动价值认知情况,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原因,阳泉市小学生乒乓球运动具体开展情况,阳泉市小学乒乓球活动硬件设备投入情况,阳泉市小学乒乓球师资情况,学校业余乒乓球队组织情况。通过这些方面的调查,对阳泉市小学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根据研究分析,提出相应对策:(1)落实素质教育;(2)创新乒乓球教学;(3)乒乓球硬件设备的增加;(4)建设乒乓球师资队伍;(5)联合教学;(6)组织乒乓球赛事,以促进阳泉市小学乒乓球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