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致发光一般是指固体材料受到机械力而引起的发光现象。由于其在压力传感器、断裂传感器、冲击力传感器、结构监测传感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由于力致发光强度与长余辉材料残存的余辉强度相关,因此同样强度的冲击力作用下测得的力致发光强度随测量时间指数衰减,导致定量分析困难,不利于实际的使用。受到本课题组之前关于SrAl2O4:(Eu2+,Dy3+)在背景光作用下的红外上转换研究的启发,本文提出了在测试力致发光特性的过程中添加背景光辅助照射解决强度衰减的难题。同时,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我们对课题组自制的力致发光测量装置进行了改造,大幅提高了采样频率(100KHz)。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我们采用商业上比较成熟的SrAl2O4:(Eu2+,Dy3+)荧光粉作为实验材料,将发光粉体与光学环氧树脂按照1:1混合后涂覆在聚碳酸酯(PC)板上,制备成厚度为0.5mm的荧光膜。利用发射波长为365nm的LED作为背景光源和自制的冲击力力致发光测量装置,分别研究了无背景光源照射和有背景光时小球落下高度与力致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及小球落下时间对力致发光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没有背景光辅助照射的情况下SrAl2O4:(Eu2+,Dy3+)的力致发光强度随时间呈指数衰减关系。即衰减时间越长,同样高度落下的小球所能产生的力致发光强度越小。2.增加365nm的辅助背景光源后,同样高度落下的小球所能产生的力致发光强度基本一致,即背景光源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同样强度的冲击力作用下测得的力致发光强度随测量时间指数衰减的难题。使得利用长余辉材料测量冲击力强度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3.采用高采样频率的数据接口后,获得了更为可靠的实验数据。由此发现力致发光强度与小球自由落下的高度呈线性关系,即与小球冲击发生前的能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