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贸易区作为当前多种模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以其较低的门槛、灵活多维的合作方式以及强烈的政治信号被众多国家(地区)为促进国际经济合作而采用。中国目前已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6份,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积极推进与更多适合的国家签订FTA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针。南非是南部非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并且在拥有者悠久历史的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中执牛耳,研究构建中国-南非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不仅能为中国推进与非洲地区的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能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构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国际自由贸易理论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基础,首先回顾了中国南非建交以来的简要经贸发展历史,接着文章就现阶段中国南非货物贸易的基本现状及中国对南非直接投资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影响两国贸易发展的一些障碍因素。然后论文从两国经济开放度、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这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南非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因素,最后运用GTAP模型实证分析构建中国南非自由贸易区可能对两国带来的经济影响。分析发现,中国南非两国具有各自的要素稟赋和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有着各自的分工和特点,中国在劳动密集产品以及机电产品上具有竞争力,而南非在矿产、木材等自然资源的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较高。而GTAP模型模拟的两国建成FTA后对双边经济影响均有较强的正面效应。因此,构建中国南非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两国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风险、推进双边经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