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柳、柠条液化产物分离及其结构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临世界能源紧缺的局面,寻找一种新的替代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液化技术是近年来生物质高效增值利用领域重点研究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能将生物质材料转化为具有反应活性的液态物质,用作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原料,以部分替代来源于石化产品的苯酚等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从缓和木材的液化条件出发,依托我区广为生长的沙生灌木类植物为原料,实现常压高温下液化的工艺使其转变为液态产物,并对液化产物进行核磁共振波谱(NMR)结构测定和分析,进而推断沙柳、柠条等沙生灌木的液化机理和产物分子结构,为拓展沙生灌木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归纳如下:1.选用在我区广为生长的沙柳、柠条材为原料,选择苯酚作为液化溶剂,以硫酸为催化剂进行液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理想的工艺条件即:温度150℃、催化剂用量7%、液比(苯酚与木粉比)4、液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残渣率分别达到4.08%和11.21%,并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对液化率的影响。2.为了进一步确定液化后产物的成分及深入探索木质材料的液化机理,采用薄层色谱(TLC)分析确定了柱层析分离使用的适宜洗脱剂,即石油醚﹕乙酸乙酯=2﹕3(V∕V),并分析了不同有机溶剂做展开剂对沙柳、柠条液化物分离情况的影响。3.以硅胶G为吸附剂(固定相),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一定配比的混合物做洗脱剂(流动相)对沙柳和柠条各自的液化后混合产物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了二者液化物较纯的组分,便于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测定。4.借助核磁共振波谱(NMR)对沙柳和柠条液化产物分离前后的组分进行了结构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氢核磁共振谱1H NMR对沙柳、柠条液化产物的测定分析比较中,沙柳中具有相对较大的峰面积,有更多的质子贡献,说明沙柳在对环境的敏感程度上要强于柠条,其原因可以归于,沙柳中具有相对较少的纤维素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对于碳核磁共振谱13C NMR对二者液化产物的测定分析中,可以得出除了在谱线的强度上有些差异以外,碳谱中的化学位移位置变化不大。根据多重峰的出现并与文献资料对比得出,沙柳和柠条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苯酚液化后,产生了β-D-葡萄糖及木糖和木素结构中的松柏醇芳香核质子,说明沙柳苯酚液化后,发生了降解、缩聚反应,液化物中出现了愈疮木基型木素的结构。
其他文献
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内容以及方法上一直存在诸多弊端,这些弊端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本文在文化素质教育视野下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通过分
一切测量结果均有不确定度。本文通过探讨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机组IPLV(H)的测量原理,建立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发现,各负荷测量的A类不确定度
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负责站内电力设备的供电,其中交流不间断电源UPS(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保证通信、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流操作电源保证断路器、自动装置的正确动
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从2012年起,开始统一组织新编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科书。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初中历史学科作为新课改的一部分,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改革也引起广泛重视,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也于2016年秋季问世,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中学历史界的热议。本文以2001年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和2016年
目的:研究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发挥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新鲜标本及同一患者的正常口腔黏膜,提取RNA,基因芯片
环境权是环境法研究中一个核心问题,然而随着环境权研究的深入,本应更加明确的环境权概念却引来更多争论,这实际上是因为环境权被泛化的结果,那些所谓的"环境权"不过是环境法
书法具有3000年的历史,今天的“书法艺术”这个概念大致是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书”、“书法”、“书法艺术”。今天,我们对“书法艺术”这个名称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
本文从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来考察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管理层股权激励显著提高了公司绩效,但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
人类社会对利益的追求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一个政治秩序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各种利益关系都比较协调的社会。目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由于利益分化所导致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