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花生壳在固定床中吸附镉的特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ohn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本课题组前期筛选出的一种对镉吸附性能良好的颗粒状改性花生壳吸附剂,采用该吸附剂进行镉的吸附柱实验,研究其在固定床中的吸附特性,以期为其在固定床和河流原位吸附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分别研究了镉离子单组份和铅、镉双组份在改性花生壳固定床中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初始浓度、进料流速及吸附剂粒径对吸附剂吸附特性的影响,同时对镉离子的解吸回收进行了简单的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在实验范围内得出以下结论:(1)单位床层高度的压降很小;单位床层高度的压降随着进料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且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在吸附床层高度为40cm时,两者的关系经实验结果拟合为Ap=0.6505+0.0183v+0.0501v2单位床层高度的压降随床层高度增加而增加,且呈线性关系,在进料流速为33.44cm/min时,单位床层高度的压降与床层高度的关系满足△p=1.3522z+2.0273(2)在实验浓度(0.55-11mg/L)范围内,经改性花生壳固定床吸附后水中镉离子浓度低于0.001mg/L,达到一类水标准,吸附操作时间根据不同的操作条件可达1-62h,改性花生壳是一种潜在的镉离子吸附剂,可用于塔式吸附和固定床原位修复水中的镉离于。(3)吸附过程传质区长度主要受初始离子浓度、进料流速、吸附剂粒径影响,其受影响程度为吸附剂粒径>进料流速>初始离子浓度。床层高度的增加使得穿透时间增加,但传质区长度几乎保持不变;初始离子浓度、进料流速和吸附剂粒径的增加,穿透时间缩短,传质区长度增加。(4)利用BDST模型、Yoon and Nelson模型、Wolborska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拟合结果显示Wolborska模型不适用于镉离子在改性花生壳固定床上的吸附过程模拟,BDST模型和Yoon and Nelson模型都可用作低浓度下镉离子在改性花生壳固定床上的吸附过程模拟和穿透时间的预测,其中又属BDST模型拟合效果更好。(5)建立改性花生壳双组分竞争吸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解多组分竞争吸附动态数学模型得到穿透曲线的数值解,由模型求得的数值解与实际操作所得穿透(?)线具有较高的重合性。由穿透曲线分析可知,铅、镉离子双组份吸附柱吸附体系中,铅离子为强吸附组分,镉离子为弱吸附组分。(6)硝酸、氯化钠、EDTA、纯水四种解吸剂对镉离子具有不同程度的解吸效果。其中解吸效果最好的是硝酸,解析率高达91%以上,温度和解吸剂浓度的变化会影响解吸剂的解吸性能但影响程度不大。
其他文献
GIS的占地面积比较小,并且具有较高的运行可靠性,因此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GIS实体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设计,且因自身结构特点,在发生故障的早期,很难通过人的感官察觉到
利用热重(TG)和微分热重法(DTG)对不同原料组成、相同合成方法得到的C9石油树脂进行分析,得到了有关热性质和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各树脂在热性质和热分解动力学参数上的差
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试验段地基处理为例,对红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大厚度红黏土地基的强夯法施工技术,并对强夯法的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
繁荣的市场经济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带来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在猛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强化企业管理以增强企业优势。在企业管理中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通
2017-2018年,根据“2+X”试验原理研究了苹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效果,一是在山东省蓬莱市以7年生乔化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云天化苹果周年减量增效套餐在山东地区的应用效果;二是在陕西的黄陵、洛川,山西的临汾,甘肃的庆城分别以8-12年的乔化红富士为试材,研究新洋丰苹果周年减量增效套餐在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应用效果;三是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山镇官庄村,以10年生乔化红富士为试材,研究黄腐酸和木美土里全
文艺领域对于城市化这个题材一直十分关注,因为城市化对于土地以及生活在土地上的人的影响太过剧烈。中日当代作家、导演在其作品中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经历城市化过程中的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包含与基质降解相关联的微生物产物(UAP)和与微生物内源呼吸相关联的微生物产物(BAP),是引起膜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深入的了解SMP的特性,本课题采
由于海水的盐度效应以及水产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结构特点与常见陆源污水中的污染物具有很大的差异,使得目前许多海水养殖污水处理技术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对处理技
<正>压力容器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等环节的承压装置,由于密封、承压和介质等原因,容易发生爆炸、燃烧起火而危及人员、设备和财产安全,世界各国均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商品
一般认为,蕨类植物是一群非常古老的植物,其演化历史可以追溯到4亿多年前。近十几年来,由于多种研究手段的应用,特别是分子系统学的异军突起,在蕨类植物起源演化方面取得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