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保守主义与“北方领土”外交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usa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日本与俄罗斯而言,“北方领土”问题是其两国关系日常化的最大障碍。二战结束以来,日本政府从未放弃对“北方领土”主权的交涉,并在内外环境的变动中数度调整其“北方领土”政策。但由于在国内重建和国际冷战背景下,保守主义成为日本社会的主导性力量,而保守政党牢牢地占据了国家权力中心,这一态势在冷战结束后得到了延续,并由于民族主义的持续蔓延而有所加强。因此,领土问题的解决也与这一政治思潮捆绑在了一起,致使国际格局演变与日本内政发展之间出现了张力,“北方领土”问题无法单从外交角度予以解决。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日本保守主义的政治发展影响了战后日本对外政策的演变,因此对战后日本保守主义的理解有助于我们理清日本国家发展思路,并从内政角度分析其在“北方领土”问题上政策的演变。本文将从历史出发,回溯“北方领土”争议的渊源和战后日本保守主义的发展线索,重点分析战后日本“北方领土”外交及其得失,并在保守主义的发展与“北方领土”政策的演变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将“北方领土”问题这一传统的国际关系纠纷放置于日本国内政治进程中,从双重维度解析,战后日本“北方领土”外交,并结合新保守主义的当前动向分析其对日本“北方领土”外交的影响。
其他文献
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司法公正实现状况并不乐观,其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司法制度差强人意;司法程序不尽如人意;裁判质量仍需改善;法官综合素质亟
在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深化的当今社会,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就中国而言,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如今世界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的偏见不仅不利于中
1985年以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在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药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
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取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物质财富飞速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获取了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我国人民也对精神文化提出了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