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国家经济得到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获得长足进步。国家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转向自由的市场经济,必然会对城市的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国家在大力培育市场这只看不见手的同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从未停止发挥作用。国家采用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制度实施选取改革难度较低、阻力较小的区域进行试点,再推广至全国。城市经济发展也逐渐表现出梯度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且东西部的差距正在加大。全文共分七章。第一、二章在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进展等内容的基础上,介绍了相关理论,以及基于城市制度和区域空间政策变迁的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制度性机制。第三至六章,选取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单元,采用多因子分析、空间插值等研究方法,首先,确定了指标体系,对2000年以来我国城市的制度转型及其效应进行了测度。然后,分析了城市转型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城市转型在国家空间尺度上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上的演化规律。最后探讨了城市转型与政府因子的关系。第七章,得出了相关结论。全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制度转型结果及效应与城市规模基本呈现正相关,单位城市规模的增加所引起的城市转型及效应逐年增强。东北板块城市的转型结果与效应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东部板块城市转型结果及效应与城市规模之间的相关性增长最为迅速。(2)制度转型及其引发的效应在空间上表现为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的梯度衰减模式以及“点-轴渐进式扩散”的特征,在时间上,制度转型引发的效应全国范围(除港澳台)内呈现出由2003年的“零星分布”向2008年的“线状蔓延”进而向2013年的“面状拓展”的空间演化过程。(3)城市群的制度转型及其效应日益显著,并且从中心到外围呈现圈层递减规律,中西部地区(除成渝城市群外)的制度转型及其效应多表现为以单个城市为高值中心,尤其是省会城市与资源型非省会城市。(4)城市发展效应与制度转型结果呈显著线性关系,制度因素是我国大陆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全国层面上的非均衡的制度供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进行了有效植入。(5)国家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政府因子作用较强,且对自身的转型发展影响大于周边城市,但对周边城市也存在一定的带动作用;全国范围内,政府因子对城市转型发展的影响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