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保险是我国助力解决贫困问题,推动农民脱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搭建全国范围精准扶贫体系的一道人工屏障。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系统的农业保险精准扶贫体系,农业保险在保障农民生产生活风险与脱贫致富方面还较为欠缺。就安徽省来说,安徽是农业大省,位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中部地区,农业人口比重非常大,农业也是安徽省的重要产业。从农业保险的视角研究这一地区的精准扶贫机制效率,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贫困地区扶贫脱贫相关研究内涵,进一步丰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机制的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保险精准扶贫效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所研究的内容与框架进行简单概况,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评述。接着对农业保险精准扶贫效率相关理论进行简要概述,在理论基础之上,理清了农业保险精准扶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然后根据精准扶贫理论机制设计出农业保险精准扶贫效率的评价相关原则,即要系统、相关、全面与可操作性原则;并在政府绩效理论下确定了农业保险精准扶贫效率的评价方法,并从农户、保险公司、政府财政部门三个层面来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最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并基于安徽省的有效数据,对农业保险精准扶贫效率的各级指标进行赋值以及权重的确定,对农业保险精准扶贫效率的各影响要素进行实证模拟,最后计算出结果并处理数据,对各级指标在精准扶贫效率影响程度上进行综合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安徽省农业保险精准扶贫效率整体上处于一个良好的水平,但在某些方面的扶贫效率还是有待提高的,主要体现在农险投保范围上的覆盖面积与种类还不够;农业风险管理与保障机制设施不够完善,即农业风险发生率还比较高;农户人均农险保费支出很低,参保人数还有待增加,对于农业风险意识不够;保险公司对于农险产品这块设计缺乏针对性,且从事农业保险职业人员数量较少,员工素质有待加强等。这些结论都为我国农业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