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浸染于我国古代儒释道思想,“清”范畴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我们个体甚至整个民族形成了“尚清”的审美倾向。目前学术界对于“清”范畴的研究有很多,大多是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清”范畴作一个从先秦到明清的梳理,本文选取宋代的“清”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宋代在禅宗和理学时代文化思潮的共同影响下,尚清的审美趣味趋于定型,更能体现出“清”范畴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中的广度和深度。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存在着一种“清”流文化传统,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节俭的生活习惯和质朴的生活方式为尚清意识的出现提供了人文土壤;儒释道等各家思想是尚“清”意识的思想基础和源头;水、玉、月等独特的自然崇拜更构筑了我们民族尚清的审美文化心理。宋代尚“清”不仅体现在文学艺术之中,甚至影响着宋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上都形成了尚清的审美趣味。较之于其他时代的“清”,宋代之“清”具有高洁清新、平淡自然、清韵悠扬、超越生命、柔弱狭隘的美学特征。一个民族的审美趣味只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自我扬弃与自我更新才不会过时,本文认为宋代尚“清”意识的深刻之处就在于给我们指引了一种“清而容物”的新的人生态度。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一是对宋代尚“清”的审美趣味有一个较为广泛的论证,对“清”的内涵有所丰富,二是概括出了宋代“清”的美学特征,深化了对“清”范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