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对缺铁性贫血(IDA)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进行评价。 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06月经我院血液科、妇产科、消化科确诊IDA住院患者65例,男:女=1:4.5,按照血红蛋白(Hb)浓度分成两组:B组Hb>90 g/L,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8.8±14.1岁,病程7个月~15年,平均病程6.5±3.3年;C组Hb60~90 g/L,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7.6±16.6岁,病程8个月~14年,平均病程6.2±3.6年。入选IDA标准:男性血红蛋白(Hb)<13 g/dL,女性Hb<12 g/dL,孕妇Hb<11 g/dL;MCV<80 fl,MCH<27 pg,MCHC<32%。并且有缺铁的依据。其中由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腺肌症、月经量增多导致的贫血的患者38例,由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大部分切除术导致的贫血的患者18例,由其他原因导致的IDA原因待查的患者9例。排除先天性因素、糖尿病、冠心病、甲亢、高血压等导致的心脏病,排除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接受化疗、放疗的患者,也排出有家族史及其他慢性病史。另选2014年11月~2016年06月经我院体检的3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7.0±14.5岁,男:女=1:5。其各项检查指标均符合正常标准,无家族病及其他病史。应用美国GE Vivid E9超声诊断仪,M5S-D探头,频率为1.5~4.5 MHz,图像的帧频≥40帧/秒。并用Echo PAC分析软件,对左心房整体应变率进行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配合检查。其常规超声及2D-STI测量指标包括: 1.对A、B、C三组被检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收缩末期左心房前后径(LAD),二尖瓣瓣口E峰、A峰血流速度及E/A比值、室间隔厚度(IVSTd)、左室下侧壁厚度(PWT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并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 2.对A、B、C三组被检者进行2D-STI技术测量:左心房心室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收集数据,并计算平均应变率(mSRs、mSRe、mSRa)。 结果: 1.常规超声测量结果比较: B组患者IVSTd、PWTd、LVDd、LAD、A峰、E峰、E/A、LAVmax、LAVmin、LAVp、LAAEF、LAPEF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C组的LAD、A峰、LAVmax、LAVmin、LAVp、LAAEF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的E峰、E/A、LAPEF明显低于A、B组(P均<0.05)。 2.2D-STI测量结果比较: B组患者mSRs、mSRe、mSRa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C组的mSRa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的mSRs、mSRe明显低于A、B组(P均<0.05)。 结论:左心房的应变率随着缺铁性贫血的不同程度而有所变化,2D-STI可以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左心房功能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