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其在纳米器件中的潜在应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而一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是其应用于纳米器件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探索研究一种对一维纳米材料的成核、形貌、排列、成分的可控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着一维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本文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简单的热蒸发GeO2和C混合粉末的方法,以双相(α+β)黄铜为衬底制备了图形分布的Zn2GeO4包裹ZnO纳米线阵列。微观分析揭示,一维纳米结构产物通过自催化生长机制在α相表面选择性定位生长,最终合成产物的分布完全遗传了α相在双相黄铜表面的金相分布。提供了一种根据合金基底的金相分布图形,来控制一维纳米材料的生长位置、合成具有图形分布纳米阵列的方法。(2)通过热蒸发Ge粉,以Cu-Zn(41wt%Zn)合金为衬底,制备了链球状GeO2/Zn2GeO4核壳异质结构。合金不仅作为衬底收集产物,而且其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脱锌过程可以为纳米产物的合成提供锌源。发现了以“X”型和“Y”型连接在一起的纳米链网络结构,同时给出了链球状GeO2/Zn2GeO4核壳异质结构的生长机理。(3)直接对Cu-Zn(41wt%Zn)合金进行加热处理,通过调节热处理温度,控制ZnO纳米结构产物的形貌,成功制备出ZnO微米片、纳米梳、纳米带、纳米棒。在实验过程中,Cu-Zn合金既用来作为衬底收集产物,同时又利用脱锌现象为产物的合成提供锌源。(4)通过热蒸发In2O3和C混合粉末,以Cu95Sn5合金作为基底,利用合金表面三叉晶界处缺陷多、能量高的特点,使其受热优先融化并析出合金液滴,利用VLS方式控制生长一维In2O3纳米结构。合金基底既起到收集产物的作用,又参与了纳米结构的形核‐生长过程。本方法基于VLS生长机制,通过金属催化剂的定位形成,来实现对一维纳米结构的定位控制生长。(5)利用碳热还原法,在Cu95Sn5合金基底上直接生长叶状Ga掺杂In2O3纳米产物。Cu95Sn5合金基底受热后,晶界发生融化过程,析出的催化剂颗粒通过VLS机制控制生长一维纳米线,同时纳米带在纳米线的两侧同质外延生长,最终在Cu95Sn5合金基底的晶界处定位生长出形貌类似玉米叶的纳米结构产物。同时合成产物与导电基底具有良好的物理接触性能,有利于产物的器件应用。(6)通过简单的水热法,直接在氟掺杂SnO2(SnO2: F, FTO)基底表面生长了由一维纳米棒组成的花状ZnO纳米结构。以不同溶液浓度所合成的花状ZnO纳米结构作为光阳极,制备了“三明治”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发现随着ZnO制备溶液浓度的增加,电池短路电流密度急剧减小,而浓度的变化对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的影响较小。制备器件中获得的最大短路电流JSC和光电转化效率分别为1.33mAcm-2和0.3%。(7)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在涂覆种子层的FTO基底表面成功制备出一维ZnO纳米线阵列。研究发现:提高合成溶液浓度,纳米线的直径增加,而纳米线的密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定时更换新鲜合成溶液可以增加纳米线的长度,提高产物的长径比;增加种子层的涂覆次数,提高种子层颗粒厚度可以增强纳米线阵列与基底接触的牢固性。以不同溶液浓度所合成的ZnO纳米线阵列作为光阳极,制备了“三明治”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相对于花状ZnO纳米结构制备的DSSCs,一维有序ZnO纳米线阵列制备的电池在短路电流密度有显著的提升,而随着制备ZnO纳米线阵列溶液浓度的增加,短路电流密度逐渐减小。以0.05M的生长溶液,经过三次生长、长度为6μm的纳米线阵列作为光阳极获得的短路电流密度和转化效率最大,约为3.44mA/cm2和1.03%。(8)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利用三聚磷酸钠作为表面改良介质,设计合成纳米线阵列/六角形纳米颗粒的复合结构ZnO阳极材料。在预制备的ZnO阵列顶端沿c轴方向上非共轴地堆叠着大量的六角形ZnO纳米颗粒,形成了空间多孔网络结构。ZnO纳米颗粒可以提高光阳极的散射能力,使入射光在光阳极薄膜内发生多次反射,增加染料分子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利用率,从而提高染料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以ZnO纳米线/纳米颗粒复合结构组装的电池短路电流密度为3.35mA/cm2,开路电压为0.66V,填充因子为56%,计算所得的电池总的转换效率为1.24%。(9)通过两步水热法,成功制备出ZnO/ZnS核壳异质结构纳米线阵列。研究发现ZnS包覆ZnO纳米线后,不仅提高了光阳极的表面粗糙度,增加了染料吸附量,而且降低了晶体氧空位密度,减少了电子与氧空位复合。此外,ZnS外壳使ZnO与电解质之间和ZnO与染料分子之间产生有效的物理分离,避免了直接接触,从而阻止了ZnO半导体导带电子与电解质或与染料分子的复合,抑制了暗电流的产生,有益于短路电流密度的提高,显著地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以ZnO/ZnS核壳异质结构纳米线阵列组装的电池中,获得的最大短路电流密度为8.38mA/cm2,计算所得的电池总的转换效率为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