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深深地烙印于景观格局之上。江苏省沿江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最典型的经济区,其景观格局变化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研究沿江地区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不仅有助于分析人类活动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从而充分了解人类活动可能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调节人类活动对实现区域景观生态的良性发展提供依据,而且能为其他地区的景观生态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有鉴于此,本文用遥感与GIS技术获取基础分析数据,结合DEM高程数据和其它历史数据,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和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从景观格局时空变化、景观转化过程和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分析三个角度对2000年到2004年江苏沿江地区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变化的驱动力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沿江地区2000-2004年间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时间尺度上,表现为耕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快速增加以及林地、水域的减少,其中耕地的减少量最大,建设用地的增加量最大,未利用地的增长速度最快;(2)空间尺度的变化与景观要素相互的转化过程密切联系,表现为耕地主要向建设用地转化,且受沿江开发的影响集中在城市扩张和工业带建设区域,未利用地面积的快速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和建设用地的转化,主要分布在城市建设较活跃、基础设施较密集的区域;(3)两时期沿江地区的景观格局相比,景观斑块数量增多;斑块形状指数下降,斑块形状趋向于简单规则,说明景观受到人类的干扰加强;斑块密度增大了近一倍,斑块分化程度提高,景观的异质性有所提高;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增大,景观多样水平提高,土地向着多样化、均匀化的方向发展;斑块类型分布更加离散,连通性减少。
研究结果还表明,人类活动对流域景观格局干扰最强烈的方面是人口增长、城市化水平、GDP三个因子,另外农业结构比值也有一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南京的新城区江宁区为典型区深入分析了景观格局的变化动力因素,分析发现造成江宁区景观生格局变化的原因以人为因素为主,包括社会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等,同时还有两者衍生出来的土地政策方面的发展思想和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叠加影响,即人口和城市的快速增长、工业的快速发展、政治经济政策的刺激、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农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因素共同引起了景观格局的急剧变化。并掘此提出沿江地区开展景观生态建设、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方面的建议,以为其他地区的景观生态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