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最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重要岗位,这决定着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持、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震惊中外的衡阳市人大代表投票贿选案件,暴露出了人大代表选举中的投票问题,随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4年修订)的印发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提出的要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投票问题及其治理研究显得较为重要。本文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投票问题及其治理研究》为题,采用文献分析法、理论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从治理理论、博弈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出发,力图利用投票机理与规则理念分析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投票博弈行为,利用现代投票理论分析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投票问题,提出针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投票问题的治理策略。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明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并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点明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界定本文的关键概念、简述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研究投票机理与规则公平的价值取向、理性反思、实现路径及创新机制;第四部分为投票经典案例的博弈分析,简述衡阳破坏选举案的概况、处置及影响,重点分析案件中的策略性投票行为及博弈行为;第五部分系统分析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投票问题,在前文基础上全面系统分析民主推荐与等额投票的问题、投票方式与投票规则的缺陷、投票策略与道德价值的冲突以及回应不足与唯票取人的问题;第六部分提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投票问题的治理策略,与第五部分的投票问题相呼应:健全民主推荐、完善差额选举,规范秘密写票、明确投票规则,应对投票冷漠、治理拉票贿选,加强监督回应、杜绝唯票取人,从而形成血肉相联、心脉相通的连贯整体。为了避免本文结构陷入“头重脚轻”,本文行文分配上简化前三部分研究(约11000字),重点突出后三个部分的研究(约2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