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制度选择一直都是国际金融界具有争议的论题,其相关理论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汇率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不仅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更是关系到整个经济体系的调节和稳定运转,而汇率制度作为汇率政策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工具,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近年来,从全球各国对汇率制度的实践来看,一部分国家的汇率制度正处于稳步调整中,合适的汇率制度使得其内外经济稳步运转,而有些国家由于采用了不相宜的汇率制度导致出现了高通胀、汇率大幅度波动等现象。自中国2015年“8.11”汇改以来,汇率制度弹性逐步提高,其改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如何选择最优汇率制度仍是当前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汇率制度选择的一般理论,探讨了汇率制度选择的一般规律,揭示了最优汇率制度选择的动态性。随后从实证角度出发,以全球汇率制度动态演变趋势验证了最优汇率制度选择的动态性,并分析了汇率制度在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两个方面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最优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性。首先,本文简述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并沿时间脉络梳理了汇率制度相关理论的发展。在对汇率制度分类进行分析时,发现汇率制度分类方法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不存在评定汇率制度分类方法优劣的明显标准。因此,本文综合了各方面因素,最终选择了 IMF事实分类法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依据。进而,基于以往汇率制度理论的发展,本文提出汇率制度选择的一般理论并且通过国际经验事实证实了这一理论:对于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存在一种理论上的最优汇率制度;决定最优汇率制度的因素有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总体发展阶段、总体经济规模、金融发展水平、贸易开放度和贸易地理集中度、国际储备和经常账户状态、贸易冲击、经济政治稳定程度等,它们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影响的权重不同,这些因素及其组合决定了特定国家在特定阶段的最优或最合适的汇率制度;理论上的最优汇率制度是动态的,随着国家不同或国家发展阶段不同而变化。对照中国现阶段的状态,本文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总体上选择浮动汇率制度比较合适,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选择中间汇率制度的概率明显上升。最后,本文以1999-2018年IMF事实分类法数据作为汇率制度分类依据,从全球汇率制度演变趋势、经济增长及宏观经济波动三个方面对汇率制度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1)从全球汇率制度的动态演变趋势来看,硬钉住、中间和浮动汇率制度都具有很强的状态依赖性,中间汇率制度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占比扩大的趋势,多元化格局仍然是未来汇率制度体系的重要特征;全球汇率制度转型出现了明显变缓的现象,各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害怕转型的特点;自1994年全面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逐步提高,已进入稳步调整状态。(2)汇率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于发达国家,汇率制度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作用;从新兴市场国家来看,中间汇率制度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作用;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采用灵活性越低的汇率制度越有利于其经济增长。(3)汇率制度的表现与经济冲击的来源和类别直接相关。本文针对关税税率和利率水平变化两种经济政策冲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08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受到经济政策冲击时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表现不同。关税税率和利率水平的提高对一国经济均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都可以调控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其作用的强度和持久度均存在差别。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从汇率制度选择的一般理论和国际经验事实来看,动态选择汇率制度对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在具体阶段的汇率制度,必须依据整体经济国情、金融国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相机抉择;从分析结果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在大部分时间更适合采用浮动汇率制度,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选择中间汇率制度的概率大幅度上升,因此,我国应继续朝着弹性更高的汇率制度改革,但不应急于过快提高汇率制度弹性,人民币汇率制度继续保持在中间汇率制度阶段,一方面有利于抵抗国际经济金融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现阶段保持采用中间汇率制度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此外,在制定其他经济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中国正处于中间汇率制度阶段的事实,并在均衡、合理的水平上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同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