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跟踪观察患者治疗结局,探讨凝血功能异常对预后的影响,为颅脑损伤的诊断、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信阳市光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颅脑损伤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GCS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GCS≤8分者为重度组,9-15分为轻中度组。在伤后24h、3d、7d,分别取肘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PT、APTT、PLT水平等指标。此外,采用自然全血法检测血栓弹力图,检测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a角)、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MA)、凝血综合指数(Cl)。自入院之日起,3个月后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以GOS评分表示。比较凝血功能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106例患者中共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者38例,其中重度组22例,轻中度组16例。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伤后24h相比,伤后3d PT、APTT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伤后7d,患者APTT、PLT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对具体凝血指标检测数值进行比较显示,重度组PT、APTT、PLT计数均明显增加,而FIB降低(P<0.05)。随访3个月,106例患者中预后良好者78例(GOS 4分者42例,5分者36例),其中凝血功能异常者21例,凝血功能正常者57例。预后不佳者28例(GOS 1分者4例,2分者10例,3分者14例),其中凝血功能异常者17例,凝血功能正常者11例,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具体凝血指标检测数值进行比较显示,预后不佳者PT、APTT、PLT计数均明显增加,而FIB降低(P<0.05)。3.106例患者中,对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血栓弹力图R时间进行比较显示,重度组患者R时间明显长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a角)、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MA)、凝血综合指数(Cl)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106例患者中预后良好者78例,预后不佳者28例,组间比较显示,预后良好患者R时间显著低于预后不良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颅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凝血指标可出现变化,与轻中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PT、APTT、PLT计数较增加,而FIB降低,此外,颅脑损伤后预后不佳者较预后良好者PT、APTT、PLT计数明显增加,而FIB降低。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2.重度组颅脑损伤患者血栓弹力图R时间明显长于轻中度患者,预后良好患者R时间较预后不良者显著缩短。血栓弹力图R时间的可作为急性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