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公平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和学术研究的热点。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与教育发展息息相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义务教育公平又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也是教育公平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一个国家应该把义务教育公平作为追求教育公平的出发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作为民生根本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党和中央的高度重视,我国仅用14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同时出现了很多新问题,除了政府长期对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还有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和阶层等方面分配差距较大,择校现象突出以及流动儿童就学难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平,也导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紧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工作方针和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政府是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同时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投入,财政投入的充足与合理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保障。本文通过对教育财政理论和国内义务教育发展状况的研读,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性问题,主要探讨的问题是浙江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公平现状、影响因素和改进方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问题、视角和方法。对文章涉及到问题和概念做出了文献综述:教育公平、教育财政投入公平和促进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公平的措施,结合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研究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和地域性,为下文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分析浙江省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在现有的理论和数据基础上,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实证分析浙江省省域内财政投入差异以及差异的来源,包括县际差异,城乡差异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比较。第三章是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差异的影响,剖析现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义务教育公平的影响。第四章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结合分析数据得出:浙江省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总体状况有所提升,但在城乡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仍有很大差异,同时教育财政制度的不完善对义务教育财政公平也有影响,完善教育财政体制并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公平的重点。根据浙江省实际情况,通过借鉴国外对促进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公平的经验,提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明确层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分担责任、建立落后地区义务教育援助制度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建议,以期为促进浙江省义务教育公平提供参考路径。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基于县际数据,以学生为关注对象,从横向和纵向公平两个角度分析浙江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公平状况,同时考察了实行了《新机制》以后,教育财政政策的效果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