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青年人迫于生活压力而背井离乡,选择到城市生活。为了在新的城市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多数青年夫妇都已经拼搏在职场一线,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庭。此时,许多农村老人跟随子女来到城市,甚至是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漂泊”,逐渐形成了现在社会常见的农村“老漂族”现象。农村“老漂族”之所以要流入城市,多数基于子辈的家庭生活压力。一方面是孙辈需要照看,尤其是随着我国现代女性由传统的家庭主妇到职业女性的角色转换,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老年人不得不进城照看孙辈;另一方面是老年人需要子辈赡养,老人跟随子女进城可以大大节省子辈返乡照看的时间,拉近两代人的生活距离,便于情感的交流。因此,“老漂族”在新的生活环境下,将面临着各种养老问题,他们在城市中有哪些养老需求?能否享受到城市的养老服务?有没有稳定的养老保障支持?怎样对他们的养老资源进行整合?这也让他们对以后能否长期留在城市养老和生活产生了顾虑,值得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以农村“老漂族”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对南昌市农村“老漂族”的城市养老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分析。通过深入的分析“老漂族”“漂”的主要原因、“老漂族”的城市养老现状,发现农村“老漂族”的城市养老存在的主要困境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经济保障,精神慰藉得不到满足,照看孙辈增加身体负担等。然后,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分别从国家、社区、家庭、个人的角度出发,为农村“老漂族”在城市的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出谋划策。从国家而言,应继续加强养老及托幼的制度体系建设;从社区而言,应密切关注“老漂族”社会化的需求;从家庭而言,应积极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支持;从个人而言,应逐渐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最后,各主体之间逐渐联合起来、互相协同,希望能逐步解决这一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老年流动人口在城市稳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