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高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每年新增患者约100万人,每年因CRC死亡的人数约50万人。近年来,CRC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同时患者的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好发部位多为直肠和直肠、乙状结直肠的交界处,占60%左右,发病年龄多在60~70岁之间,50岁以下者还不到20%。CRC前期治疗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则是以放化疗为主。据报道,CRC的死亡原因主要由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已有研究表明,HMGA1参与了许多和肿瘤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调控的过程。另有研究发现,HMGA1在癌细胞中的含量极其丰富,说明HMGA1可能改变染色质的结构。目前,HMGA1在CRC中的高表达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探讨HMGA1在CRC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研究表明,S100A3作为S100蛋白家族中重要的癌症因子,已被众多学者公认和广泛的研究。然而,是否S100A3在结直肠癌中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呢?如果S100A3在结直肠癌中发挥作用,那么与HMGA1蛋白的关系如何呢?据国内文献报道称,斑蝥是昆虫大斑蝥或者小斑蝥的黄黑色干燥体,拥有攻毒蚀疮、具有逐痪散结的独特功效,人类应用斑蝥治疗癌症疾病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斑蝥可通过抑制癌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刺激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多形核细胞产生白介素,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机体抵抗力,加大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斑蝥抗癌机理则是抑制癌细胞DNA以及蛋白质合成,控制癌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和酶的活性。斑蝥素在抑制肿瘤的同时,不降低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数量,对机体没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这在抗肿瘤药物中是很少见的,因此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随着抗肿瘤中药优势的凸显,人们对斑蝥素及它的衍生物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对斑蝥素,斑蝥素酸钠及去甲斑蝥素的研究最多,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尚未明确。那么,斑蝥是否可以降低结直肠癌中S100A3和HMGA1的表达,进而起到与化疗药相似的治疗效果呢?本实验将对S100A3蛋白和HMGA1蛋白可能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另外,探讨S100A3和HMGA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斑蝥干预后对S100A3蛋白和HMGA1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揭示S100A3蛋白和HMGA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中作用以及斑蝥对结直肠癌干预后的影响,为今后防治结直肠癌提供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