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立到融合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mis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的美国文坛上,托尼·莫里森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对于读者来说,她不仅是享有盛誉的非裔美国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而且还是资深的教授、评论家和高级编辑。她的作品涉及种族、性别、阶级等政治性主题,已成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美国文学也因为她那“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般的”、“把美国现实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的小说而呈现出纷呈的异彩。拉康与霍米·巴巴同莫里森一样,在当今文坛都是家喻户晓、响当当的名字。拉康以镜像阶段理论构建起他整个精神分析体系的逻辑起点,讲述关于自我构成的本质以及自我认同的形成过程。霍米·巴巴作为后殖民主义话语“神圣三位一体”的重要成员,以其混杂性理论和世界主义理想独树一帜,为全世界的“少数族”公民寻求话语权。而莫里森,一个在美国社会夹缝中顽强生存的黑人女性,可谓是“少数族”的重要代表,她的作品,恰恰以自我追寻与身份认同为重要主题。莫里森用富有诗意的文字书写出了异质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的美好愿望,这与巴巴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是相呼应的。本文试图以莫里森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柏油孩子》为蓝本,借助拉康与霍米·巴巴这两位理论大师的思想,分析书中主人公森和吉丁不同文化身份的形成过程、解读二人身陷身份困境的原因,并最终探寻他们摆脱文化桎梏的出路。本文分为五部分。主体部分三章加上引言和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包括莫里森及其作品的简要介绍、《柏油孩子》研究的文献综述、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以及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概述。第一章主要论述《柏油孩子》中两种极端的文化身份选择,运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分析森与吉丁不同的自我认同是如何形成的。“镜像”对两位主人公自我意识的形成既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也有消极的误认作用,从而导致了两人截然不同的命运。第二章主要分析《柏油孩子》中男女主人公深陷文化身份困境的原因。结合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说明白人文化殖民主义与堕落的黑人民族主义都是造成黑人在美国社会处境艰难、难以立足的根源。第三章试图探求《柏油孩子》中主人公走出身份困境的艰难历程。彼此互为镜像,依赖彼此来弥补缺失的自我,共同追求一种世界主义理想或许是森和吉丁与对方融合、与美国社会融合的唯一出路。结语部分重申了以上各章的主要观点,并且强调了黑人在寻找自我和身份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把两个自我合并成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自我。
其他文献
为了确保侦查讯问工作规范化运行,新刑诉法对侦查讯问提出了更高和更严的要求。新刑诉法已经施行一段时间,有必要从实证调研的角度以讯问人员为考察对象了解当前侦查讯问运行
依据目前在国内外运用比较广泛和有影响的适用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描述标准,结合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形态,并根据相关资源描述标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基于DC
近几年,国内外有大量的关于教师性格对教学影响的具体研究.通过对一些中小学校的学生以个案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在实际生活中怎样的教师性格才是优秀教师应具备的,
对国际上通用的浮游植物定量生物学基础研究方法———Uterm¨ohl方法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并对此方法的不足之处和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误差的统计方法提出进一
所谓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在正常的医疗过程中,受到非医学目的的利益驱动,违背医疗伦理准则和临床医学规范,实施的超出病患个体或社会诊疗、用药、保健等实际需求的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文化建设尤其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中职学校体育文化因其学生自身的特点,不同于普通高中,又区别与于大学。中职
本研究以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为视点,对我国学前教育相关法规、文件中有关自制玩教具方面的理念进行梳理,并考察了幼儿园教师自制玩教具的观念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幼儿园教师
韩国与中国从古至今关系密切,相互之间有许多的共同之处与相似之处,因此学习两国语言比较容易,如今随着经济,文化,共同网络的发展,很多的人学习两国的语言。可在学习当中存在比较难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不等同于专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积淀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发展通识教育,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