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和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由于其广泛调控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通路,响应并且适应环境压力,因此铜绿假单胞菌常被用作群体感应研究的模式菌株,而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又通常用作群体感应研究的实验室模型。在过去的十年中,铜绿假单胞菌实验室菌株被报道出微进化事件,这些微进化造成了基因型与表型变异,包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和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由于其广泛调控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通路,响应并且适应环境压力,因此铜绿假单胞菌常被用作群体感应研究的模式菌株,而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又通常用作群体感应研究的实验室模型。在过去的十年中,铜绿假单胞菌实验室菌株被报道出微进化事件,这些微进化造成了基因型与表型变异,包括对群体感应系统、毒力因子、运动性和生物膜造成影响。这些变异可能导致不同实验室菌株之间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影响了群体感应研究数据的可重复性。先前研究工作并没有找到实验室菌株之间表型差异的根源。为了更多的了解实验室菌株之间的差异程度,找到引起这些变异的基因组差异,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保存的5株铜绿假单胞菌PAO1亚型,分析了不同PAO1亚型之间的表型变异,主要是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毒力因子(如绿脓菌素、弹性蛋白酶)、生物膜、运动性的差异;同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基因组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小片短缺失和结构变异,找到导致表型变异的靶标基因;最后分别对数据库中已测序的铜绿假单胞菌的直系同源单拷贝基因与目标基因进行分析,鉴定目标基因的进化趋势。本研究发现不同亚型之间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和毒力因子的产量有显著差异,某些亚型之间在运动性和生物膜形成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结合全基因组变异分析表明,大多数表型变异被推断为受lasR和mexT突变的影响,lasR是群体感应信号通路的最关键组成部分,mexT也在近期被发现在rhl信号系统的上游调控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在没有此类突变的PAO1-E菌株中引入与3bp lasR插入18bp mexT缺失,证实了此两类突变对群体感应、毒力因子、运动性和生物膜形成有较大影响,并导致了本实验室5株PAO1亚型的表型多样性。本研究同时证实了近期发现的rhl系统调控基因mexT的突变使菌株能够在lasR突变的情况下上调C4HSL产量,该基因激活rhl系统,在含有lasR突变的菌株中仍能产生一定量的毒力因子。值得一提的是,mexT突变能够在常规LB培养基条件下激活rhl系统。本研究揭示了在调节细菌群体感应介导的表型中,lasR和mexT之间存在潜在的对抗关系。最后,本研究还分别对数据库中已测序的铜绿假单胞菌的直系同源单拷贝基因和lasR、mexT进行序列分析,验证了lasR突变在自然界中的普遍性,发现了mexT基因的突变处于纯化选择压力之下。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实验室菌株微进化对群体感应研究数据的可重复性存在严重影响。微进化事件对细菌环境适应性的巨大影响,使用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进行群体感应研究必须要考虑到其结果在其它菌株中的可重复性。这项工作还强调了有限的传代培养和实验室操作中正确处理菌株的必要性,以减少菌株的微进化。本研究是继本实验室发现IQS后,找到另一个潜在的独立于lasR基因或las系统,调控下游rhl、pqs信号系统,并且产生相应的毒力的转录调控因子。
其他文献
随着制碱、燃煤发电等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渣日益增多。大多企业采用填埋、制备建材、制成土壤改良剂等方式来处理碱渣;然而由于碱渣本身的成分复杂、碱性强、盐分高,采取填埋的方式不仅侵占土地资源还容易破坏土壤自身结构,污染周边环境;将碱渣制备成建材容易腐蚀钢筋;而制备成土壤改良剂则需要去除大量的碱性成分,成本过高;因此,碱厂碱渣的处理成为制约氨碱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此,本研究采用碱渣磁性海藻酸钠为主要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维管束病害,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m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侵染引起,其中4号生理小种(Foc4)最具毁灭性。因为Foc4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并能重复入侵蕉园,使香蕉枯萎病的防治非常困难。因而,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抵抗持续入侵的孢子是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本论文针对Foc4孢子在土壤中生存的特性,致力于寻找能够在土壤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作物的Bt蛋白可以通过根系分泌物、花粉飘落、作物粉尘、残渣等途径进入临近水环境,从而使邻近水域中的水生生物接触到Bt蛋白。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分别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有重要作用,探究Bt作物释放的Bt蛋白对斜生栅藻和大型溞的影响非常有必要。
四聚乙醛是一种选择性强的杀螺剂,常用于防治水稻、烟草、水果、蔬菜等作物上的福寿螺、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近年来蜗牛等软体动物在一些果园,菜园泛滥成灾,已成为果园,菜园的新虫害,多发于雨后晴天清晨和傍晚,昼伏夜出,取食植物叶、果、茎等幼嫩部位,同时分泌特殊黏液,严重影响果实生产和安全质量。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而非昆虫,传统的杀虫剂对蜗牛防治效果差,常使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作为防治软体动物的药剂,撒施于
本论文研究了噻虫嗪、杀虫环和氯虫苯甲酰胺三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菜心种子生长的安全性;并使用不同浓度杀虫剂处理下的菜心苗,对不同地区的黄曲条跳甲和药剂敏感性不同的小菜蛾进行室内防效研究。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对比选择具有强内吸性,对种子生长较安全,且对十字花科蔬菜菜心的重要害虫,黄曲条跳甲和小菜蛾有较好防效的杀虫剂—噻虫嗪。在此基础上,将噻虫嗪与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相结合,制备出含有不同剂量噻虫嗪的丸粒化包衣
稻田深施药和种苗带药是实现水稻精简耕作方式的有效途径。利用这些方式施用的杀虫剂,必须通过水稻种子或者根部吸收,随后分布到植株各部位发挥药效。转运蛋白对农药在作物中的吸收传导起重要作用,构建简便快捷的瞬时表达体系将为研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转运机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评价51个水稻品种对4个新烟碱类农药的互作差异,同时构建转运蛋白瞬时表达体系研究植物转运蛋白吸收转运农药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选取5
草蛉是一种常见的农林业害虫天敌,能捕食粉虱、粉蚧、蚜虫等多种害虫。温度作为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在昆虫种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论文以我国华南地区优势天敌黄玛草蛉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建不同温度条件下以扶桑绵粉蚧、柑橘木虱为猎物的黄玛草蛉实验种群生命表,考察了黄玛草蛉在两种猎物上的生存适合度,同时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评价了对两种害虫的捕食效能。研究结果可为黄玛草蛉的室内规
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真姬菇、白玉菇,是我国工厂化栽培的重要食用菌品种之一,斑玉蕈栽培菌种性状的退化和菌种出菇周期长是整个斑玉蕈产业面临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单孢杂交技术筛选斑玉蕈优质高产菌株,并结合ISSR、RAPD和SRAP等分子标记法对亲本和杂交菌株进行验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以及稳定的指纹图谱,并筛选出具备亲本优良性状的杂合菌株,最终得
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是危害柑橘类作物最严重的病毒之一。该病毒在植株间一般通过嫁接和蚜虫介导传播。柑橘衰退病在田间普遍发生,柑橘植株感染CTV后可表现出茎陷点、黄化、衰退等症状。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生产上重要的害虫,主要传播柑橘黄龙病。本研究在不同果园采集不同品种柑橘植株与部分刺吸式口器昆虫,用RT-P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香蕉枯萎病,给我国和世界香蕉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其中以4号生理小种(Foc4)的危害最为严重。挖掘Foc的致病相关基因,并探究其致病机理,可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分泌蛋白作为一类重要的致病分子,在Foc的致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本研究室的前期工作中,应用分泌蛋白质组学技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