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转型期公共资源的关系治理安排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资源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转型期之后迅速凸显出来的棘手问题。这一问题由于涉及领域广,影响程度深,一旦出现问题又难于治理,因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难题乃至世界性难题。本文的研究试图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和理论框架。 本研究以CPRs治理中行为个体的自选择激励实现为基点,以关系治理和自组织集体行动为理论的主基调,集中探讨公共资源问题的基本逻辑及其制度治理机制,理论目标当然是博弈参与人的合作治理行动。全文采用模型推理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共用资源使用和供给中的“公共地悲剧”和囚犯困境博弈为分析的逻辑起点,花重墨探索了中国转型期所能够实现CPRs合作治理的一组治理机制和制度安排,设计了一个多视角的共用资源利用和供给综合治理框架。最后本文将这些合作治理要素和机制归结为中国转型期公共资源治理的制度设计十原则。这些治理原则和制度安排具有普适意义。 本研究的最终结论是,在一组合作治理机制保证CPRs合作治理相关模型的约束条件成立的前提下,基于关系治理情境的边界封闭式公共资源本身能够实现长期存续和有效供给。或者说,我国转型期封闭进入式公共资源的有效治理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全文共八章,包括结论在内可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两章内容,为整个文章的理论和逻辑分析起点篇。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引入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背景、研究意义、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并对本文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历史和前沿文献进行了细致梳理。第二章则正式导入公共资源问题研究的理论阐释,着重探讨了公共资源“公共地悲剧”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CPRs问题的性质和本质。同时还对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三种CPRs治理理论和政策方案进行了比较和评析,找出了它们所存在的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为本研究后面治理方案的顺势提出作了理论铺垫。最后本章还指出设计一个品质优良的制度机制安排是治理CPRs问题的核心。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两章的内容,可称为关系治理篇。这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构建针对占用者个体的公共资源治理自选择激励模型并详细考察关系治理的理论与方法。第三章研究模型本身,同时细致分析了CPRs自选择治理合约的治理能效。结论是公共资源自选择治理安排很好地解决了CPRs治理中的行为激励、行动监督、合约实施以及信息效率等问题,也因此解决了CPRs利用上对资源单位的搭便车问题,从而彻底解决了CPRs的长期供给不足问题,保证了公共资源的可持续高效治理,为后面的深入研究扫清了理论障碍。第四章只是本文的一个过渡安排,重点论证公共资源自选择激励合约的关系性质,并为关系治理合约分配了两种对应的分立治理结构:双边治理与纵向一体化治理。这就为后面的正式分析设定了基本的研究框架。前者实质上就是本文所启动的公共所有权下的集体行动治理框架,也是后面第五、六两章所讨论的全部内容。 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七三章的内容,可称作自组织集体行动治理篇。这部分是论文的研究重点,主要探讨如何设计一组相互耦合的完备制度和机制以实现局中人的合作行动这一最终治理目标。第五章研究了一组以关系为基础的博弈合作机制,如针锋相对机制、超博弈治理机制、“聚点”均衡、非对称结构机制的设计等。第六章则全面深入研究了集体(公共)所有权下CPRs治理的制度设计问题,并把详细讨论后所得到的这些合作因子与合作机制总结在一个CPRs治理路线图中。最后归纳并研究了CPRs治理的制度设计十原则,从而完成了中国转型时期公共资源关系治理之基本框架的构建。第七章是由第六章中的内容引申而来的一个案例分析,主要讨论了一种特殊的CPRs形式-关于公共权力资源的治理问题。借助于对该问题的研究,我们理清了中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基本逻辑,证明了这种相对集权的政治体制结构其内在历史的和现实的合理性,并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道路和基本前进方向。 第四部分就是第八章的内容,为进一步研究展望和结论部分。本章不仅对全文的核心观点和内容作了概括性总结,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同时还对科层组织安排对CPRs治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补充论述。 本文拟实现的创新是:发展Ostrom的CPRs治理理论,设计针对中国转型期公共资源问题的制度治理一般原则体系;同时创新性地设计一组治理CPRs问题的合作机制安排;发展一个占用者集体自我治理CPRs的集体行动框架。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趋势是近十几年来西方商业银行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已引起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资产证券化是指由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创造和安排融通资金的过程,即
风险投资是一种新型融资工具、投资工具和制度安排,作为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的产物,其对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和经济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已经被理论和实践证实。 风险投
本文对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贸易摩擦的定义、分类与手段,并从微观、宏观和政治经济学三个层面对贸易摩擦进行了理论分析,以从根
本文分析了FDI对中国经济影响。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运用协整及其他计量技术手段,从不同侧面分别考察FDI对中国经济传导机制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国内投资与国内
本文研究了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贸易摩擦的影响。文章以国际贸易摩擦中最为重要的反倾销为代表,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贸易摩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
欧洲联盟从最初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过程,在一系列条约中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27国规模的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区域组织。然而,欧洲欧盟的不断扩大增加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