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活动大陆边缘记录了洋-陆汇聚的过程,是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强烈地带,其构造演化、应力状态和变形机制长期以来是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NE-SW走向、长约700km的鸭绿江断裂带,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条具有多期演化历史的大型构造活动带。该断裂带及旁侧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期间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毗邻古太平洋板块,成为研究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工作地域为鸭绿江断裂带及其西侧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深地项目二级课题“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控矿机制”(项目编号:2016YFC0600102); 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深地项目一级课题(项目)名称为“华北克拉通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成矿机理(项目编号:2016YFC0600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大陆边缘记录了洋-陆汇聚的过程,是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强烈地带,其构造演化、应力状态和变形机制长期以来是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NE-SW走向、长约700km的鸭绿江断裂带,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条具有多期演化历史的大型构造活动带。该断裂带及旁侧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期间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毗邻古太平洋板块,成为研究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工作地域为鸭绿江断裂带及其西侧的丹东地区,针对区内的变质基底与中生代构造,开展了系统的构造与年代学分析。详细的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丹东地区变质基底内多处残留古元古代变沉积岩,它们可与辽-吉造山带内的辽河群对比。丹东地区在古元古代(1910~1864Ma)也经历过广泛而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可与辽-吉造山带碰撞造山中的变质作用对比。丹东地区存在着一系列古元古代侵入岩,以1882~1827Ma间岩浆活动产物居多。这一系列事实表明,丹东地区的基底组成与演化均与辽-吉造山带相似,应划归为该造山带的一部分,而非前人认为的狼林地块。对比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整个辽东半岛都应属于辽-吉造山带的延伸,其东南边界至少达NE-SW走向的鸭绿江断裂带。通过构造解析表明,丹东地区经历了一期强烈的NW-SE向缩短变形作用,以发育透入性的面理与一系列NE-SW走向的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为特征,辽河群内还叠加了褶皱。这期逆冲型剪切带皆向SE缓倾。显微构造和石英c轴组构指示,逆冲型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500±50℃。对剪切带内变形和不变形侵入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期逆冲活动发生于157~146 Ma(晚侏罗世)。区域地质对比显示,该期缩短构造属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燕山运动A幕的产物。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表明,鸭绿江断裂带起源于左行平移运动,其旁侧丹东地区也发育了一系列近平行展布的左行平移断裂。这些断裂沿走向出露有不同层次的变形构造,南西段多表现为韧性变形(如韧性剪切带),北东段多表现为脆性变形(如断层),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则表现为脆-韧性变形。显微构造分析指示,这些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南西段的变形温度为400℃~500℃,北东段的变形温度为300℃~400℃,而脆-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200℃~300℃。通过剪切带内变形与未变形侵入岩锆石U-Pb定年以及糜棱岩单矿物40Ar/39Ar定年,可以限定这期左行平移活动时间为146~136Ma(白垩纪初),指示大型的鸭绿江断裂带以左行平移活动起源于这一时间,与区域上燕山运动B幕挤压事件相吻合。研究区在随后的早白垩世期间(132~100Ma)处于强烈的伸展作用,新生了一系列NNE~NE走向的正断层,早期不同方位的断层发生复活。鸭绿江断裂带此时转变为正断层活动,控制了一系列早白垩世伸展盆地的发育。这期伸展作用还伴随有广泛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岩体与岩脉的侵位及伸展盆地内的火山喷发。该期伸展活动发生在华北克拉通峰期破坏的背景下。鸭绿江断裂带在晚白垩世初(100~97Ma)再次发生左行平移运动,下白垩统内新生一系列左行平移断层和牵引褶皱,并终止了早白垩世盆地的发育。在晚白垔世期间(97~70Ma),该断裂带局部表现为右行张扭性活动,控制了晚白垩世古楼子盆地的发育。在白垩纪末,该断裂带又转变为逆右行平移活动,导致晚白垩世盆地反转与消亡。本次工作中,对白垩纪各期断层进行了系统的擦痕测量,进而反演各期活动的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早白垩世初和晚白垩世初的左行平移运动皆形成于N-S向的挤压背景;早白垩世期间的伸展活动发生于WNW-ESE~NW-SE向拉张背景;晚白垩世期间的右行张扭性活动是N-S向拉张的结果;白垩纪末的逆右行平移活动是由于E-W向挤压所致。由此可见,研究区侏罗-白垩纪期间的区域应力状态表现为挤压-挤压-伸展-挤压-伸展-挤压的周期性变化。区域地质对比表明,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期间的构造演化和应力状态的转变,是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大地构造演化的缩影,也是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及其演变的响应。在这一过程中,活动大陆边缘表现为长期的伸展状态与短暂的挤压状态交替演变。在俯冲板块驱动模式中,长期的低速俯冲过程(对应上覆板块伸展)与相对短暂的高速俯冲过程(对应上覆板块的挤压)交替发生,可以用于解释应力状态的周期性变化。
其他文献
轿车门体作为轿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轻量化研究一直是汽车行业的重点。本文主要从结构性能、制蜡工艺以及铸造工艺三个方面对轿车门体一体化成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首先,进行轿车门体结构性能仿真模拟,采用Hyper mesh软件对轿车门体模型进行几何处理和网格划分。再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轿车门体进行模态、刚度以及强度模拟。模态分析轿车门体的第一阶固有模态为190.13Hz,大于轿车的激振
流体模拟作为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诸如影视特效、电子游戏、制作动画以及医学成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多相流模拟是流体模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多相流模拟中,如何解决不相溶两相流交界面稳定性问题、大密度比两相流(如气-液两相流)交界面的表面张力的研究、以及如何提高多相流邻近粒子搜索方法的效率都是多相流模拟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相关研究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
基于Al GaN/GaN HEMT工艺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因为其良好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先进设备中。但是作为功率器件,高温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尤为显著。为了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和降低接地阻抗,引入了接地通孔(TSV),虽然热量得到了有效地疏散、电学特性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是接地通孔的引入,特别是将其配置在有源区内时,会导致芯片的面积利用率大为降低。因此,本文将就在引入接地通孔时,如何增加芯片面积利用率的
互联网数据量的激增使得人们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而个性化推荐是缓解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个性化推荐旨在根据以往的用户记录来给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或服务。协同过滤由于它的有效性和健壮性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推荐方法。传统的协同过滤利用矩阵分解方法来学习用户和/或项目的隐藏特征表示,但矩阵分解的方法往往只能学习线性特征,且在数据稀疏的数据集下表现欠佳。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表示学习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性能,自动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能量存储装置,具有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特点,但是低的能量密度限制了其发展,而开发新型的电极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过渡金属硫化物是一类重要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丰富的氧化还原中心和高的理论比电容。过渡金属硫化物的性能和其组成、结构、尺寸和形貌密切相关,因而合理设计并可控制备具有特定微观结构与形貌的过渡金属硫化物是提升其电化学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硫化钴、硫
近40年来,细分一直是CAGD,CAD&CG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细分由于其固有的特性,也被应用到曲线/曲面重建中。根据极限曲线是否通过初始控制点,曲线细分格式被分成两类:插值型和逼近型。插值型细分格式直接插值初始控制点并按需产生新点,其生成的极限曲线能有效保留目标曲线的细节特征。逼近型细分格式逼近初始控制多边形,其生成的极限曲线连续阶更高。在现有细分格式中,若想实现对控制点的插值、逼近、或兼顾插值
锂硫电池一般以硫复合材料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因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 Ah g-1)和能量密度(2600 Wh kg-1)是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数倍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下一代高容量和大能量密度电池的候选者之一。在放电过程中,单质硫依次被还原成可溶于电解液的高阶长链多硫化物Li2Sn(4≤n≤8)和固态不溶的低阶短链多硫化物Li2S2/Li2S。本文主要对锂硫电池碳基正极材料展开研究,
在我国雷电活动较为频繁的东部地区,引起输电线路故障的原因之一是雷电过电压。由于我国的地理条件比较复杂,全国110k V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13.2万km,由输电线路感应雷电过电压引起的闪络,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是造成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研究重点。本文选择输电线路防雷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应用意义。本文首先以直击雷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建立仿真计算模型时,
时间来到21世纪第三个十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无人驾驶领域的发展如火如荼,无人驾驶车辆可以看作是一种四轮移动机器人,因此无人驾驶领域内的各项关键技术基本上脱胎于移动机器人。室内移动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为了让室内移动机器人能够更智能化的完成自主探索,本文对室内移动机器人的定位与导航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室内移动机器人的基本框架进行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整体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对自身健康关注的增加,伴随着的就是医疗设施需求的急剧增加,因此近20年各地区新建及改扩建医院急速增加。国内外学者对医疗建筑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例如医疗建筑的疗愈环境研究、流线组织模式研究等等。因医疗建筑本身的高标准、高保障性要求,且关于节能减排的绿色医院的相关研究较少,所以研究绿色医院有一定必要性。同时,医街模式的医院空间组织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