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事实思维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也是决策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反事实思维是人们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并在心理上建构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它受个体的行为方式、人格倾向、决策结果的特征以及决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已经逐渐引起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研究者们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反事实思维的概念和分类、反事实思维的产生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反事实思维的功能和反事实思维的研究方法等方面。从总体上看,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还有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地方。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不同情绪状态下生活取向与调控方式对反事实思维的影响。预研究对Kruglanski等人开发《调控方式问卷》进行验证性修订,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自我调控方式的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可利用的工具。研究一通过情境故事的方法,用开放式问卷考查了不同调控方式个体,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其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和类型是否会出现个体差异。结果表明,情绪对反事实思维的类型具有主效应,调控方式对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具有主效应,评估者产生的反事实思维数量比行动者多,积极情绪状态下产生的下行反事实思维显著多于上行反事实思维,而消极情绪状态下产生的上行反事实思维显著多于下行反事实思维。研究二同样通过情境故事的方法,用开放式问卷考查了不同生活取向个体,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其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和类型是否会出现个体差异。结果表明,情绪和生活取向都对反事实思维的类型发生影响,而且二者之间还存在交互效应。积极情绪状态下产生的下行反事实思维显著多于消极情绪状态,而消极情绪状态下产生的上行反事实思维较多。生活取向作一种稳定的人格因素,乐观者产生的下行反事实思维显著多于悲观者,悲观者产生的上行反事实思维显著多于乐观者,而且对于乐观者而言,产生的下行反事实思维多于上行反事实思维,对于悲观者来说,产生的上行反事实思维显著多于下行反事实思维。对情绪的操纵影响了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反事实思维策略。最后,对研究的结果进行讨论,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