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真相一词被《牛津词典》评选为2016年的年度词汇,成为时代的定义词。《牛津词典》将其解释为个人情感与信念相比于事实真相更能影响民意的形成与走向。本文将其定义为由于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与公众心理的变化,真相变的难以辨别,信息介于真实和虚假之间不断反转,迅速被淹没,导致情感态度偏向、价值取向、既定认知成为获取和构建信息的有效方式和客观性评判标准。后真相具备相对性、情绪性与速溶性三大特征,形成的现实基础在于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兴起以及社会结构转型引发的深层次矛盾,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体表现为依托于热点事件、情感化和社交化三大方面。对此,本文试将后真相与政府公信力建立联系,研究后真相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给政府公信力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后真相视角下政府公信力面临的问题以及原因,并就此提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针对性建议,以期丰富政府公信力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逻辑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分析政府公信力与后真相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文认为后真相给政府公信力既带来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一方面考验了政府的治理智慧,另一方面则威胁了政府的公共治理实践。其次,选取总结近年来发生明显具有后真相特征的公共事件,通过案例分析后真相现象给政府公信力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包括网络舆论危机频发侵害政府公信力、虚假信息广泛传播损害政府声誉、标签化政府造成塔西佗陷阱。同时,分别从政府、媒体、公众三个层面分析了后真相视角下政府公信力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方面存在新媒体舆论引导思维尚未确立、政务新媒体回应工作存在失当,媒体方面存在官方媒体把关人功能弱化、社交媒体缺乏自律与监管,公众方面存在媒介素养与理性判断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后真相的具体症候,分别从提升政府公信力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政府、媒体、公众所应采取的具体路径两个方面提出破解后真相视角下政府公信力面临的问题,实现政府公信力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